泰戈尔的《榕树》原文及赏析

  榕树

  泰戈尔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会忘记那小小的孩子,

  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cháo)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是他怎样坐在窗内,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

  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zhān)。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作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

  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赏析:

  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为下文进一步对话伏笔。“蓬头”是状榕树的形态。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它生长在热带地方,在印度是一种常见乔木。在文学作品中,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所以,诗人把榕树想像成孩子的朋友,便于抒发思乡怀母的感情。“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的鸟儿似的孩子”,诗人在这里把那孩子比作小鸟,以引起“榕树”的回忆。

  “地下的纠缠的树根”本是看不见的,但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它是看得见的。“树根”在这里语带双关,含有“寻根不忘本”的意思。

  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日光跳舞,鸭子游涞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能勾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最后,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风”“影子”“鸭”与榕树须臾不离。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使我们联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林《柳梢青·灯花》阅读答案

    柳梢青·灯花 张林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②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 何须羯鼓声催③。银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注〕①灯花:灯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01
  • 杜荀鹤《山中寡妇》阅读答案

    山中寡妇 杜苟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4
  • 《曹武惠王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曹武惠王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82
  • 秋江晚泊――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江晚泊 [唐] 白居易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 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 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62
  • 龚自珍《明良论》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媮。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5
  • 文言文《海塘记》阅读理解

    文言文《海塘记》阅读理解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