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榕树》原文及赏析

  榕树

  泰戈尔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会忘记那小小的孩子,

  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cháo)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是他怎样坐在窗内,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

  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zhān)。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作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

  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赏析:

  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为下文进一步对话伏笔。“蓬头”是状榕树的形态。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它生长在热带地方,在印度是一种常见乔木。在文学作品中,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所以,诗人把榕树想像成孩子的朋友,便于抒发思乡怀母的感情。“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的鸟儿似的孩子”,诗人在这里把那孩子比作小鸟,以引起“榕树”的回忆。

  “地下的纠缠的树根”本是看不见的,但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它是看得见的。“树根”在这里语带双关,含有“寻根不忘本”的意思。

  接着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画面:妇人汲水,日光跳舞,鸭子游涞游去。这些生活画面都能勾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最后,诗人把孩子想象成“风”“影子”“鸭”与榕树须臾不离。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那孩子面对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使我们联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这两句是说亡妻韦丛生前的好处——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她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6
  • 孟母戒子

    朝代:两汉 作者:韩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29
  • 登赤壁矶

    朝代:宋代 作者:韩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15
  •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翻译赏析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   [出自]   李清照&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1
  • 《大树将军冯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大树将军冯异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①,军中号为整齐②。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