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颐和园》原文以及文字赏析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在文学作品里面,数字是有情感的,能够表达作者的独特意图的。“几千”与“两幅”相对比,“哪两幅”是说“任意的两幅、任意找两幅”都不会相同。强调了画作的丰富多样。)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为什么不写具体的花的品种,而是用这一种、哪一种?作者要表现的是“花朵”争芳斗艳的情景,用了这一种,哪一种,写的是花朵争艳速度之快,甚至不能去辨别到底是哪些花开了。“还没”、“又”表现了速度。将本来静止的画面写的活了起来,有了动感)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写景,要让读者读了以后头脑中能留下鲜活的画面。作者在这里,写了景物颜色的搭配,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颜色之美)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作者用镜子来比湖面的“静”,恰到好处。这里的“滑” 与“镜子”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湖面的静与平同时,用了“几乎”这个词,让人感到作者的描写客观。如果去掉几乎,就会让人感觉的作者的话脱离实际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数字的情感:“上百根、都、没有哪两只”,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姿态的丰富多样。文中这样的写法出现了两次。)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本文安排材料的特点:移步换景。进了……就来到、走完……就来到、登上。。。。。。向下望、下来……就是,用这样的行为动词来交代要写的景物是哪里。用这样的语言将所写的景物串联起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这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7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汉陵的诗词大全

    汉陵,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在陕西咸阳北原 (亦称五陵原)。西汉共有11个帝王陵墓,除文帝和宣帝以外,其余9个皇帝都葬在这咸阳北原上,高祖刘邦的长陵、惠帝刘盈的安陵、景帝刘启的阳陵…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8
  • 长相思·秋眺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55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朝代:唐代 作者:卢照邻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643
  • 朱子家训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朱子家训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朱子家训   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0
  • 常羊学射文言文阅读训练

    常羊学射文言文阅读训练   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8
  • 课内文言文练习题

    课内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