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宣城赴官上京古诗翻译赏析

  《自宣城赴官上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前言】

  《自宣城赴官上京》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两联追忆往事,直言诗人诗酒放浪的生活。颔联接连反诘,进行自我否定,似有痛悔之意,与诗题相合,有振作起来,不负往日抱负之意。尾联又回笔写“挂冠”之事,以为身处官场只会虚度光阴,耽误去“访旧游”。此诗一波三折,平地骤起波澜,回肠荡气,抒发了诗人有志作为,但又仕途不如意,浪迹山水青楼又不甘心的矛盾心态。

  【注释】

  潇洒:形容人的超逸脱俗。十过秋:十多年。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传师江西幕,转宣城,又转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东都,后又到宣州崔郸幕,至内升左补阙的开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

  迟留:即滞留,有流连、耽搁之意。

  谢公城:指宣城。因南齐谢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谢公楼、谢公亭等多处古迹,故称。

  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云山:泛指山川秀色。

  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尘冠挂却:辞官不做。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翻译】

  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首联两句,作者概写在宣城的十年美好生活。“ 潇洒江湖十过秋”, 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833年(唐大和七年),淮南节度使牛僧孺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颇好宴游。835年(大和九年),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837年(唐开成二年),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幕,为团练判官。旋官左补阙、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员外郎。839年(唐开成四年)杜牧内调为左补阙,春天告别宣城,整整十年。这十年间,杜牧公务之暇,呼朋唤友,天天喝酒,游山玩水,赏曲听歌。“酒杯无日不迟留”,是说作者没日无不饮酒赋诗,“不迟留”,即“不停留”。十年美好生活,值得回味。诗“萧洒”两字领起,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也为全诗定下了自由自在的基调。

  第二层,中间四句,对宣城十年美好生活的具体回忆,表达离对宣城的不舍之情。颔联“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写诗人在宣城游山玩水、拂柳踏歌的欢快生活。自唐以后,宣州城区以纪念谢脁命名的建筑还有:条风、清署、迎春、观风、双溪、怀谢、云齐(以谢脁《游敬亭山》“合沓与云齐”诗句命名)、绮霞(以谢诗“余霞散成绮”句命名)、澄江(宋时建,以谢诗“澄江静如练”句命名,故作者说“谢公城”。苏小小,南齐时钱塘一带的著名歌女,才情独具,容貌绝美,其家门前种植着很多杨柳。那些春风杨柳在浩瀚时空中飘拂了三百多年此泛指名歌女。作者在谢公城尽情游玩,并在宛溪、句溪嬉戏,醉卧溪边,梦惊游迥,并出入歌楼,把歌问盏,时有“宛溪垂柳最长枝,虽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溪柳有感》)的景象。颈联“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道出了作者对这自由生活的无限怀念。“千里云山何处好?”是一个疑问句,“云山千万里”,哪里好呢,说是“疑问”,实际上诗人心中早有答。 “几人襟韵一生休。”这是一个感叹句,是对上句问题的回答,说是没有多少人的襟怀韵致而能与山河一样开阔、美好。而我,在宣城的十年,算得上啊。作者在这里用否定来作肯定。

  第三层,尾联两句,写对自己前去做得如不如意,还是要回来重游故地的,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宣城的念念不舍。“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把蹉跎访旧游。” “尘冠挂却”是指辞官的意思。作者说,假如将来有一天,官做得不如意,辞去官职,抛开政务,还要来与人们促膝谈心,家长里短。到那时,我还会回来的,再来和大家相聚,故地重游。

  这首诗自始至终,表达诗人对宣城的眷念、不舍之情。在写作上诗人首先将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形态和生动形象,加以概括,表达主观上的情感波谰,集中而凝练。中间引兴托喻,借物抒怀,抒发自己宣城许许多多的美好记忆,进一步表达对宣城的眷念。最后,作者的思路开阔,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想象丰富,自由洒脱,又不偏离主题,再一次表达对宣城的不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08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阅读答案及翻译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原文及译文赏析

      先母邹孺人灵表   汪 中   母讳维贞,先世无锡人,明末迁江都凡七支,其六皆绝,故亡其谱系。父处士君鼐,母张孺人。处士授学于家,母暇日于屏后听之,由是塾中诸书皆成诵。张孺人蚤…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7
  •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

             阿里西瑛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23
  •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649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南史沈庆之传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8
  • 《茶经》与《酒经》原文赏析及译文

      (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