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神·斑竹枝》原文及译文赏析

  《潇湘神·斑竹枝》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前言:

  《潇湘神·斑竹枝》是唐代词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叙写了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④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⑤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⑥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翻译: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赏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4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K
  • 高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三文言文知识点   1.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可以直接把数词放在名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0
  • ●卷六十九◎表状四十二首

      【扬州谢到任表二首(之一)】   臣轼言。伏蒙圣恩,除臣知扬州,臣已于今月二十六日到任讫者。支郡养疴,裁能免咎;通都移牧,自愧何功。屡玷恩荣,实深惭汗。臣某(中谢)。伏念臣早缘…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0
  • 《明史•余懋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余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永新知县。征授御史。时以殿工,矿税使四出,骄横。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7
  •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8
  •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   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