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清平乐离肠宛转》诗词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离肠宛转》作者为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词,文字清通,内容亦无须多加分析,这里着重谈谈作者的艺术手法。

  首先是观察点的选择运用。词的开头两句,交代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点明相思题旨。读者可以看到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慵倦无聊,形容憔悴。以下的描写,全以女主人公为观察点,用电影术语说就是“主观镜头”。这个女子看着飞去飞来软语呢喃的燕子,心中不禁发出痴想:它们会知道郎君的行踪吗?“下片由室内转向室外,隔着帘幕,看到珊珊的小雨,细细的语丝,织成一片迷惘的愁绪。海棠花在雨中寂寞地开着,水珠晶莹如泪光。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叫,循声望去,不见郎踪,只有平林外的一抹青山,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种主观的观察点,如同一根潜隐的情丝,把一个个意象连成一体,读者次第读来,会不自觉地移就主人公,更直接也更深切地感受到那孤独冷清的心理氛围。

  其次,是即景传情。这首词除开头一句外,几乎全是写景。然而由于主观镜头的运用,以“我”观物,故景物皆着女主人公之情绪色彩。暮春微雨,孤独庭院,是婉约词的典型意境。一个年轻的女子,独处闺房,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成双的燕子飞来飞去,更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凄凉。杜宇就是杜鹃,这是历来词人倾注情感最多的一种生灵,因为关于它有那美丽伤感的传说,因为它那悲切的啼叫,也因为它总是出现在花事凋零的暮春时节。作者利用这些积淀着特定情感的审美意象,使相思之情,见于言外。末尾两句使用了骈句,使词更为传神。

  这首词的特色,还在于文心的细腻,这和所要表现的细腻的情思是相应的。女主人公因相思而消瘦,容光顿减,铅华盖不住黯然之色,故曰:“瘦觉妆痕浅。”听燕子呢喃而想问讯郎君行踪,飞足以见出女子的一片痴情。结尾一句,“树头无数青山,”显然是楼上远眺之景。作者空间意识的准确把握,使读者如临其境,增强了真切感。

  凡大作家都不止一副笔墨。元好问生长云朔,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发而为词,清雄沉郁,风格逼近苏东坡、辛弃疾。但他也有一些写儿女柔情的小词,风态绰约,楚楚可人。这首词就是一个例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4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卜算子(萧计议席上)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草际雪痕消,梅上春心动。碧幕红裙簇画筵,横玉声三弄。雅兴杂鱼龙,妙舞回鸾凤。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66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0K
  • “三春种树梅兼李,十月看书雪替萤。”的意思及句析

    “三春种树梅兼李,十月看书雪替萤。”这两句逸句似写悠闲,实写勤奋。三春时节,栽种梅花和李树美化环境,使之幽雅;冬季以忙替闲,以雪代灯,刻苦读书。幽居乡野,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 许劭字子将文言文与答案

    许劭字子将文言文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0
  • 《百家姓.宋》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宋》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宋》历史来源   「宋」源出;以国为氏. 出自子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 商纣王的庶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元史·尚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