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秋光烛地》诗词原文及赏析

  《清平乐·秋光烛地》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赏析】

  这首词描绘秋天景色。上片写晨景,下片写夜晚。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开宗明义,写秋景,“秋光”、“秋意”,一派秋天的气氛。“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进一步写秋景,含着露水的树叶,由于秋风的吹动,纷纷落下,连树上的鹊雀,也被惊动了。言简意赅,细腻生动,几个字,便勾勒出一个正在落叶的生动画面。“一叶知秋”,作者抓住了这一最有特征性的动态,一下子把秋景写活了。语言、画面、意境,都活灵活现地摆在读者的面前。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入夜了,秋天的夜晚是凄凉的:走廊的脚步声没有了;火炉里散发出木柴燃烧后的香气。夜深了,“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吹熄了蜡烛,月光却照进屋中;词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将衣披在身上。

  这首词,情意深婉,用语精警,笔力拗峭,颇能代表陈师道的词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这样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首词中均有所体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5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翻译

    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翻译   《司马错论伐蜀》是记叙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交论争,是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2
  •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文言文阅读答案对比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5
  • 《行路难》的古诗解析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5
  •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命题改革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命题改革大   现在大家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考试科目的变动,以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实非常要紧的,还有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可能因为改革的措施来势汹涌,人们对此还来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8
  • 池中白莲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蕊宫夜凉张暑晏,仙姝散花水晶殿。霞绡中单云锦缘,黄金为房玉为钿。翠旌导前宝盖殿,霓裳中序按未遍。一人素衣持羽扇,欣然中立白玉弁。群姝…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841
  •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倒装句知识点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