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原文及译文

  回乡偶书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ī):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7)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49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子龙《渡易水》鉴赏、译文及赏析

      《渡易水》   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渡易水》译文   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元初中,郡礼请,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生查子(寿谢宪,在四川类省试院)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湘江贯地维,衡岳生人杰。谁遣益州星,暂伴峨眉月。初度庆今朝,绣斧双龙节。为国罩嘉鱼。趣观黄金阙。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69
  • 温庭筠《利州南渡》阅读答案及赏析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②,五湖烟水③独忘机④。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3
  • 《花犯·水仙花》原文及翻译

      《花犯·水仙花》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食粥心安

      【文言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ld…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