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兰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楚威王攻梁,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劲魏。’于是攻皮氏。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也其将扬言救韩,而阴善楚,公恃秦而劲,必经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于公相支也。公战胜楚,遂与公乘楚,易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臣甚恶其事。司马康三反之郢矣,甘茂与昭献遇于境,其言曰收玺,其实犹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奈何?”对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以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解伐。是公之所以外者仪而已,其实犹之不失秦也。”

  文言文翻译:

  楚国围困雍氏,韩国派冷向到秦国借救兵,秦国为此派公孙昧来到韩国。公仲说:“您认为泰国将会救韩国呢?还是不救韩国呢?”

  公孙昧回答说:“秦王的话是这样说的,请你们取道南郑、蓝田去攻打楚国,我们出兵进驻三川,等待您。这样恐怕秦、韩两军永远也不能会合了。”

  公仲说:“怎么办呢?”

  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会效法张仪以往的计谋。楚威王进攻魏国,张仪曾对秦王说:‘我们同楚国一起攻打魏国,魏国就会掉头投向楚国。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盟国,这样泰国就孤立了。因此不如假意出兵使魏国变得强硬起来。’这时楚国一定围攻皮氏。魏国态度强硬,楚威王大怒,楚国和魏国展开大战,结果秦军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满意而归。观在秦国表面上声畜救韩,而暗地里与楚国亲善,您依仗秦国态度强硬,一定轻视同楚国的战斗。楚国已暗中得知秦国不会帮助韩国,一定很容易同您相抗衡。您如果战胜楚国,秦国就会同您一道乘楚国之危夺壤土地,攻占三川而归。您战不胜楚国,秦国就会阻塞三川全办拒守,您不能自救。臣下厌恶这样的事。司马康三次往反到楚阁的郢都,甘茂又同昭献在边境上会面,他们声称楚国收回了军印,不再攻打韩国,其实在这背后仍有盟约。”

  公仲忍惧地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

  公孙昧回答说:“您一定要先考虑韩国的实力,而后考虑秦国的援助,先用自身的计谋,而后考虑张仪的帮助,您不如赶快让韩国同齐国、楚国联合在一起,秦国一定会把国家托付给您,以解除可能遭到的进攻。这样您疏远的不过是张蚁罢了:,而实际上仍没有失去秦国的邦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1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韩翃

    全诗原文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带拼音版 cháng di&agr…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5
  •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翻译,赏析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翻译,赏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赏析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又重罗、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7
  • 10首最美春风诗词,秀丽江山,田园如画,送给温柔的你

    最亲切的春风诗: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南北朝·佚名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在山林里,春风是可以看见的。 不信,你顺着目…

    2023年3月3日
    38
  • 文言文《南康直节堂记》阅读理解

    文言文《南康直节堂记》阅读理解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