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阅读精选及译文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1-5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蔽林间窥之 ( ) (2)稍出近之 ( )

  (3)以为且噬己也( ) (4)益习其声 ( )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

  虎见之―― ―― ―― ――

  

  

  1.(1)偷看 (2)渐渐(3)咬(4)逐渐或更加(2分。答对两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2分,意思对即可。)

  3.(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3分,对1处1分。)

  4.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4分,对1处1分。)

  5.驴虽为庞然大物#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吃掉。(2分,运用到每个成语,意思对即可。)

  

  (1)虎大骇 ( ) (2)觉无异能者( )

  (3)驴不胜怒( ) (4)计之曰 ( )

  

  

  

  

  

  6、(1)受到惊吓 (2)本领 (3)禁得住 (4)盘算 (2分,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7、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2分)

  8、一鸣,一蹄。(2分,一处1分。)

  9、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2分。意对即可。)

  10、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6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琦大度的文言文翻译

    韩琦大度的文言文翻译   韩琦,也是韩魏公,宋朝重臣,相信大家也是比较陌生的。韩琦大度的文言文翻译,我们来看看。   韩琦大度   【原文】   韩魏公①在大名日,有人献玉盏二只,…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翻译与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译文]    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8
  •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 欧阳修文集――卷三・居士集卷三◎古诗三十一首

      【啼鸟〈庆历六年〉】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 《百家姓毋》的文言文

    《百家姓毋》的文言文   历史来源   1、出自上古,尧帝臣子毋句之后,以祖名为氏。尧为部落首领时,他的属下当中一个臣子名叫毋句的人,此人制造出乐器罄,是用骨块做成的悬挂乐器,敲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师授课思路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师授课思路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复习课本知识,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构筑较为牢固的知识链条,这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如何实现课内知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