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5、谓:对…说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8、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3、寡:少

  14、耘苗: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处。

  

  有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无论怎么做都对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揠苗助长的人,不但(对禾苗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与主观愿望相反。”揠苗助长”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也可以试用在现在的教育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如果将“孩童”视作“禾苗”,那么那些“不耘苗者”“揠苗者”又在哪里呢?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答】寡:少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无益

  【答】益:益处,好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答】A 助词 其它代词

  5.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6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平乐·怀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_。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鉴赏   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 酌贪泉

    朝代:魏晋 作者:吴隐之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20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 稠花乱芯裹江滨(2), 行步欹危实怕春(3)。 诗酒尚堪驱使在(4), 未须料理白头人(5)。 【注释】 (1)《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07
  •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阅读答案及赏析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万花川谷”…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阅读答案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5
  • 写安徽天门山·横江的诗词大全

    天门山在安徽当涂县与和县之间的长江两岸,为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西梁山如门阙,故称天门山,又因两山像蛾眉横黛,故亦统称蛾眉山。由于这里长江两岸峭壁悬崖,江面甚窄,浪涛汹涌,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