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湖上》古诗鉴赏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诗意: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这两句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

  出自厉鹗《晓至湖上》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

  ① 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出了城郭之时,正值破晓,天色微明。站在湖边,平静的湖面令我心绪宁静。水面泛起了清凉的薄雾,渐渐弥漫长空。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慢慢地我望见了那轮绚烂的朝阳初升,金色的晨曦中,只见三三两两的小舟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我怎能学得野鸭一般,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去追逐远方清朗的光影呢?

  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6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的课文题解

    《文言文》的课文题解   一、学弈   本文选自《孟子》篇。写两个跟弈秋学下围棋的人的不同表现引致的不同结果,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另一人注意力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原君》原文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4
  • 写湖北夷陵·荆门的诗词大全

    夷陵,即今之宜昌,古时又称峡州、宜州等,是座落在西陵峡口的历史古城。“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紧扼西陵峡口的夷陵古城,素称“楚蜀要疆…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4
  •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0
  • 怎么攻克文言文

    怎么攻克文言文   不少学生害怕学文言文,觉得自己虽然花了不少精力学习,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却不强,应对考试常会感觉比较困难。其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4
  • 描写山水的经典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