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室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

  凌室,所以藏冰。古者日行北陆而藏冰,故《豳风》之诗有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而藏冰、启冰,亦燮理阴阳之一事。《周礼》凌人掌冰,于凝阴冱①寒而藏之,阳气毕达而启之。食禄之家,与夫冰食丧祭,无不与焉。其藏之也时,其用之也周,是以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灾霜雹,厉疾不作,民不夭札。故藏冰、启冰,乃圣人燮调辅相之职也。上而宰相,下而州郡,皆所以任燮调之责,必使阴阳无愆伏之过,为能尽其职。

  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光(今河南潢川县)之判官张公士政,于至正壬午冬,言于监郡卜颜不花曰:“予见京师与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以济酷热。而光独不然。吾为凌室,候有冰而藏之,可乎?”监郡曰:“可。”遂筑室于城之北门,命掾吏万文宝董其役。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及竣而河冰以泮。盖一念之诚,有以感召之。时壬午冬十有二月也。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

  吾闻张公之为政平物价恤民隐抑豪强扶良善去积弊理冤滞无非燮理之事。况为凌室,藏冰、启冰,观阴阳寒暑之变,以察消息盈虚之理,是亦为政之大者。夫子作《春秋》,无冰必书,纪异事,为经邦大训。此殆非或人之所知也。予故书于凌室,以见公之为政,他日居于庙堂,而辅成化者,盖基于此。故不可以不记。注①冱(hù):水因寒冷而冻结。

  :

  凌室是用来贮藏冰块的。古时候,每当太阳运行到北陆虚宿时(即冬天)人们就储藏冰块,所以《诗经·豳风》中有诗句说:“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送进冰窖藏,二月里取冰行祭礼,献上韭菜和羔羊。”而藏冰、用冰,也是调和阴阳的一件事。《周礼》中记载凌人掌管冰块之事,在阴气凝聚阴湿寒冷的地方藏冰,在阳气浓郁的时候启用冰块。享受俸禄的人,赐予他们冰爽的食物丧祭,没有不赐予的。贮藏它恰到时机,使用它也非常周密,因此冬天没有酷热,夏天没有阴寒,春天没有凄风,秋天没有苦雨;雷鸣不伤人,霜雹不成灾,瘟疫不流行,百姓不死于传染病。所以藏冰、用冰,是圣人调和阴阳辅佐(上天)的职责。上至宰相,下至州郡长官,都被用来委任以调和的职责,一定不可出现气候失常、阴阳失调的过失,这是尽到了他的职责。

  淮水一带地区,有好几年没下雪了,并且连年饥荒。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的判官张士政先生,在至正壬午年冬天,对光州监郡卜颜不花说:“我看京城和它附近的州郡主管官员,在仲冬时节必定收藏冰块备用,酷热时节用来缓解溽暑。只有光州不是这样。我作为掌管冰室的长官,等到有冰就封藏,可以吗?”监郡说:“可以。”(张公)于是在光州城北门筑造冰室,命令属官万文宝监督建造工程。工程还没完结,而傍晚就下起了大雪,平地上积雪超过一尺厚,层层冰雪堆得像土山,人们都认为这很祥瑞。张公命令把冰砍下运输储藏到凌室,十多天后河边的冰就融化了。大概是一个念头真诚,把它感召来了。这时是壬午年冬天十二月。有的人认为在隆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有不能忍受的劳苦,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凌室的人采冰的用意,是为了圣人协和调理阴阳的事情。

  我听说张公执政光州,稳定物价,体恤百姓,抑制豪强,扶持良善,去除积久的弊端,审理滞留未申的冤狱,没有不协和调理的事情。况且建造冰室,贮藏和启用冰块,观察阴阳寒暑的变化,来考察消长盛衰的道理,这也是为政最重大的事务。孔子著《春秋》,不结冰的现象一定要写进去,当作奇异的事件记载下来,作为先王圣哲治国教诲的话语。这大概不是平常人所知道的了。我因而写了《凌室记》这篇文章,用来表现张公的为政之道,(张公)将来身居朝堂辅佐皇帝,完成教化,大概也是以此为根本。所以不可以不记下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6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清)陈重庆《题徐园》“残月环金枢,一盏寒泉荐秋菊”全文鉴赏

    题徐园    ——(清)陈重庆 残月环金枢,一盏寒泉荐秋菊; 名园倚绿水,三更画船穿藕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7
  •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   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下面小编整理了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学习!   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寓言,说的是郑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马致远《拨不断菊花开》原文翻译及赏析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注释   ⑴虎溪僧:指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寺前有虎溪,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3
  • 入彭蠡湖口翻译和赏析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2
  • 中考古诗词之《夜雨寄北》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⑴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6
  • 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3题。   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⑴时论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