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原文和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注释】

  1、报怨以德:许多学者都以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内,但据上下文意应在本章内。

  2、契:契约。

  3、责:索取所欠。

  4、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5、无亲:没有偏亲偏爱。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引语】

  本章继续讨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提示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因为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会构怨于民。所以,为政者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这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评析】

  本章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句,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因为“无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是向那些剥削者进行劝说,劝他们积德行善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他在本章里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这肯定还留下残余的怨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与人结下怨仇,即要求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与百姓而不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上策。否则,肆意盘剥、搜刮,随意施用严刑峻法约束、限制人民,那就会与民结怨,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下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阅读学习指导四步法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所选的篇章又大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可是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中学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7
  • 鱼游春水 夏完淳

             春  暮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7
  • 姚燧《凭阑人·寄征衣》译文及鉴赏

      《凭阑人·寄征衣》   元代: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凭阑人·寄征衣》译文   想要给你寄御寒的冬衣,又怕你不再回家;不给你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4
  • 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元代:张养浩   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   班定远飘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3
  •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翻译赏析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   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 大鼠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鼠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