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原文和译文赏析

  【双调·湘妃怨】

  和卢疏斋西湖

  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寸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注】①五陵儿:汉朝五座皇帝陵墓。立陵时曾将富家豪族移居陵区,故“五陵儿”借指豪贵子弟。

  1.此曲开头描写西湖的春景与众不同,避开了直接描绘湖光山色的熟路,请加以简析。(4分)

  2.请分析“山过寸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的妙处。 (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捕捉人物形象来写,写游人,渲染了一片热闹欢腾的气氛。春天是西湖最宜游赏的季节,游人如织,尤其是那些豪贵子弟,骑着高头大马,沐浴着春风昂昂而来,在游人中分外引人注目。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画远处一抹青山,正像美人深翠的眉毛;远处如烟的柳丝,正像美人蓬松的头发。 “拖”画出了和风吹拂,柳枝斜长的动态。

  注释:

  五陵儿:指豪贵子弟。五陵,指长安郊外五座汉代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和平陵,为豪富聚居之地区,因建陵时迁豪富与其地故得名。

  管弦触水:指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管弦,管乐和弦乐。

  莺花市:指莺啼花开的春色迷人之处。

  颦眉黛:形容远处的雨后春山,好像西施皱着的青黑丽眉。

  参考译文

  春风轻拂五陵子弟骑着马儿游逛,正是西湖三月风和日暖之时,到处莺花盛开,管弦弹奏的乐声在湖上飘荡。不是知音不要到这里来,尽情地唱歌、饮酒、吟诗。阵雨过后,春山妩媚得好像西施颦眉,柳絮纷飞远看有如垂柳托着烟霭,好像西施蓬松的鬓发,美丽的西湖啊,就像睡足初醒的西施那样娇柔。

  简析:

  《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此小令共三句,主要描写了西湖的美景,将其景色比作美貌女子,美丽怡人。

  马致远用“水仙子”曲牌写了四支小令,歌咏春夏秋冬四报的西湖景色。关于这组曲子产生的过程,同时代的散曲家刘时中《水仙子》引言中有一段说明:‘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玉局翁诗也。填词者窃其意演作。世所传唱《水仙子》四首,仍以‘西施’二字为断章,盛行歌楼乐肆间,每恨其不能佳也。且意西湖西子,有秦无人之感。嵩麓有樵者,闻而是之,即以春夏秋冬赋四章,命之曰《西湖四时渔歌》。其约:“首句韵以‘儿’字,‘时’字为之次,‘西施’二字为句绝,然后一洗而空之。邀同赋,谨如约。”其中所说嵩麓樵者,就是卢疏斋。由此可知这几支曲是马致远与刘时中同时应卢挚之邀和作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嫦娥奔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嫦娥奔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中吕】山坡羊(冬寒前后)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3
  • 《次韵孔宪蓬莱阁》

    赵 抃 山巅危构傍蓬莱, 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 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 逾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 杭州东向亦楼台②。 一位带御史衔的姓孔的朋友,…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0
  • 秋日田家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黄燮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力田已告成,计日宜。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嗟彼豪华子,素餐…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72
  • 定风波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7
  •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阅读答案及翻译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