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别解序》原文赏析及译文

  嘉靖辛卯(1),余自南都下第归(2)。闭门扫轨(3),朋旧少过。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4)。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5),以备温故(6)。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余之读书也,不敢谓得其神,乃有意于以神求之云。

  1.归有光是 明 代散文家,有《震川 先生集》,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是《 项脊轩志 》。(3分)

  2.解释加点词:(4分) (1)朋旧少过.( 拜访 ) (2)故余读常不废. (荒废) (3)余自南都下第.归( 科考 ) (4)大小、肥瘠.无不似者( 瘦 )

  3.文中“兔起鹘落”用来比喻 写文章文思泉涌,落笔飞快 (2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见书辄以指循行。

  (小孩)看到书就用指顺着一行行字指着

  (2)其必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者矣。

  那一定是画出了人物的形象而没能画出他的精神气质。

  5.第二段议论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作者以作画比读书(一说类比),又将求形与求神对比,突出读书要领悟书中之神的道理。

  注释

  (1)嘉靖辛卯:1531年(嘉靖十年)。嘉靖为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1566)。

  (2)南都:指南京。

  (3)闭门扫轨:谓闭门断绝交往。《后汉书·杜密传》:“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扫轨谓扫除车辙。

  (4)“昔人”句: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说:“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诮纵则逝矣。”兔起鹘(hú)落:喻文思稍纵即逝。鹘,猛禽。

  (5)筥(jǔ):圆形的竹器。

  (6)温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文

  嘉靖辛卯年间,我在南都考试,未被录取而从南都回家,闭门闲居,亲朋好友们较少到访。因里面没有空闲的房子,白天住在家里,抱着小女儿逗趣,在小女儿是或者吃奶时,我就读《尚书》,小女儿也喜欢摆弄书,一看见书就就用小手指头顺着一行行的文字指着,同时口中念念有声,似乎很懂的样子。所以我一直没有把读书这件事荒废,偶尔有些感悟,就记录下来。不论想到什么都有有想写的冲动,手中的笔想停也停不下来,正像古人所说的“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一样。(因为)没有什么时间写文章,(所以)就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感悟保存在箱子中,以用来日后复习。本人对文章的分析,因为有古代名家在,所以不敢和他们的相提并论,所以取名为《别解》。我曾说过:看画家作画,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大小、胖瘦都画得很像了,但人们看了之后仍说不像,那一定只画外表而没有画到人的精神、气质等。我读书,不敢说是已经得到了书的“神”,但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地领悟书中的“神”罢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尚书》即《书经》,为儒家经典之一。序文叙述了他撰写《尚书别集》的缘起、经过及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即如绘画一样不求形似而求其精神。文章用语极精炼,其中插入小女儿的稚态描写,只寥寥几笔,却极为生动传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庄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云缥缈、何处勾…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7
  • 好事近(秋日席上)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金菊间芙蓉,秋意未为萧索。临水见山庭院。伴玉人杯酌。携炉终日袅沉烟,氤氲篆文□。可惜被风吹散,把袖儿笼着。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28
  •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阅读答案及翻译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r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6
  • 浪淘沙·秋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72
  • 谒金门·风乍起全词翻译赏析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乍…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