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听暮角》全诗翻译赏析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这两句是说,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而飞向远方。这种景况,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越走越远的写照,寄喻了无限的悲凉哀怨之情。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出自李涉《润州听暮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释

  ⑴润州:即今江苏镇江。角:古代军中乐器,所吹多为边塞曲,有铜角、画角等。

  ⑵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全唐诗》校:一作“孤城”。

  ⑶曲引边声:《全唐诗》校:一作“风引胡笳”。

  ⑷海门:地名,在润州城外。《镇江府志》:“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参考译文

  号角声在润州的上空回荡,江水茫茫。那号角吹的是边塞歌曲,慷慨悲凉,行人听到此曲,仿佛听到了戍边将士思乡而不得归的长长哀怨声。听到这哀怨的号角声,沙滩上的那群大雁像受惊似的突然飞起,排列成两三行沿海门朝远方飞去。

  赏析

  《润州听暮角》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此诗寓情于景,诗人选择了生活中典型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一幅由江城、海天、归雁、边声组成的画卷,画面中蕴含着诗人深深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情,情思含蓄,寄慨深远。全诗写得意态自然,气势苍凉,意境高远,通俗凝炼,耐人寻味。

  “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这里虽然是写耳闻目睹景象,但字里行间,都使人感到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影子。他伫立船头,眼望着茫茫江面,耳听着城头传来悠扬悲切的边地乐调。大凡羁途之士,虽非边地戍卒,总有异地思归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闻边地乐声,便立刻引起诗人的共鸣,勾起他思乡归里的绵绵情思。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助于边声的幽怨之长和江流的悠长,从形、声两个方面着笔,将抽象的心中的思归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暮角声起。江边沙滩上的鸿雁惊起,而飞向了远方。乍看,像是实景的描写,但仔细品味,这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诗人家居洛阳,方向在润州的西北;而惊雁是向南,越飞越远。莫说归里,就是连借飞雁而通家书的指望也没有。“惊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谓不犯正位的写法。写雁的受惊远飞,实际上也兼含了诗人当时“不虞”的遭际。

  这首诗,写得意态自然,寓情于景。乍读,作品好像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来写的,细细体味,字字句句都见匠心。诗人选择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数笔,便描绘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一幅画卷:江边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惊飞的鸿雁,而画外则传来悲凉的画角声。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情和跳动着的脉情,情思含蓄,寄慨深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翻译赏析

      《山中与幽人对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前言】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2
  •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0
  • 减字木兰花(寄五羊钟子洪)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台狂客。醉里不知秋鬓白。应接风光。忆在江亭醉几场。吴姬劝酒。唱得廉颇能饭否。西雨东晴。人道无情又有情。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614
  • 文言文《天净沙·秋思》原文

    文言文《天净沙·秋思》原文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天净沙·秋思》原文,欢迎参考~   天净沙·秋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1
  • 齐天乐(贺人入赘)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青鸾海上传芳信。蓝田路入仙境。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帷褰凤锦。□镜启鸾台,烟横鸳枕。一笑相迎,一双两好恰厮称。风流人在仙隐…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729
  •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这两句是说,风挟带着残雪刮起,河水带着断冰淌流。雪消冰融,春天快要到了。描写冬日将尽时的旷野景象,生动、真切。措词凝炼,对仗工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1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