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石灰吟》全诗翻译及赏析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6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八年》

    原文】 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减伐齐①。公伐祀。 夏,四月。 秋,七月,朱肠娄人栽邵子于都②。栽都子于部者何?残贼而杀之也。 甲戌,楚子旅卒③。何以不书葬? 吴楚之君不书葬。辟…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9
  • 《南溪始泛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译

      南溪始泛三首·其三(此诗乃长庆间以病在告日所作)   作者:唐·韩愈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   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拖舟入其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3
  • 《贾黄中传》文言文练习

    《贾黄中传》文言文练习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孙。父玭严毅,善教子,士大夫子弟来谒,必谆谆诲诱之。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4
  •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5
  •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这两句是说,乱离之后,处处伤情,寒山之上,峰回路转,独自一人,行进在这山间的曲径上,心情孤寂、落寞;月上东山,明亮的月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 周紫芝《踏莎行》翻译赏析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译文] 明天姑且不去思量他,可是今夜如何熬得过去!   [出自] 南宋 周紫芝 《踏莎行·情似游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