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鉴赏

  《折桂令·客窗清明》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

  注释

  ⑴窄索:紧窄。

  ⑵甚:甚是,正是。

  ⑶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

  鉴赏

  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从“五十年春梦繁华”一句推测,此曲约写于作者五十岁左右。

  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这是透过窗棂所看到的外景,写景的观察点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写窄索细密的窗帘和小巧玲珑的窗纱,以扣紧题目中的“客窗”两字。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怀。一个客居在外的人,面对孤灯一盏,当然没有好心情。客中的情怀、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况,萦绕在枕边耳际。这万千的心事,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

  “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此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89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朝代:五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古诗文 2020年3月16日
    625
  • 木兰花·阴阴云日江城晚翻译及赏析

      《木兰花·阴阴云日江城晚》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香火无凭空有愿。不辞…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8
  •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最近,为了上好文言文单元,我特意在重温《现代汉语》一书时,做了一些笔记,现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英语里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的翻译赏析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