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成为所在行业的高手?

刻意练习:如何成为所在行业高手?
道理都懂,但是当有人用赤裸裸的数据和事实再告诉你一遍,你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秘。说到底,刻意练习其实只关注一件事:如何成为所在行业的高手。
刻意练习:如何成为所在行业的高手?
1
曾经一度风靡的“10000小时”学习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吐槽,不管是实际操作上的单薄,还是逻辑上的缺陷,都印证了无目的的练习10000小时,对于成为一个高手来说,作用很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开车不如五六年的新手,为什么很多行医几十年的医生手术水平并不比行医十几年的医生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刻意练习”理论应运而生。
2
美国人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两位作者将前人的研究汇总形成了属于这样一套如今被广为人知的理论,《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3
之所以说这个了理论有极大的价值,是因为它颠覆了我们很多关于成功的既有观念。
比如,曾经我们一度认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但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学习不是光努力就可以,重要的是学习的技巧;曾经觉得人的天分是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的,但是刻意练习告诉我们,不要被天赋禁锢,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天赋;很多人说,我没有努力,是因为我不喜欢,但是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只有那些花了数年时间苦练某项技能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那一技能……
4
说了这么多,“刻意练习”核心思想是什么?
1、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套路”的多少
书中将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定义为“心理表征”的多少,所谓的心理表征,其实就是“套路”,也就是当你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脑袋中存在多少思考的方式以及解决的方案。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表征。
2、“套路”的产生需要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5
刻意练习—方法论
这张图几乎概括了刻意练习的核心方法论:
刻意练习:如何成为所在行业的高手?
1、建立理论:
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也许值得和杰出人物交谈一番,并试着去了解他们如何完成任务,以及为什么能够完成任务。
其次,可以通过阅读高人写的文章或者书籍,获得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成长经验和提升路径。
2、制定计划:
根据得到的理论,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计划时,要有目标,同时要将目标和计划进行拆解,使得每一个计划都可执行且可测量。最好能够找到评价计划执行情况的客观测量指标,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
3、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有几个重要的点:第一,需要保持专注;第二,每一次刻意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三,刻意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第四,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在舒适区内练习。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将完成大目标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目标都训练成一个套路,让它深深的长在自己的脑子里。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对大脑的重新布线。我们的细胞是渴望保持常态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让他们走出舒适区,才能提升能力。
在练习的过程中,增加竞争性,让自己保持动机——与自己竞争、与todolist竞争、和同事的进步比较等。
4、获得反馈:
获得反馈是为了更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反馈可以是群众的评价、前辈的指导,也可以是行业通用的测量指标——文章发表之后的反馈、前辈反馈、技能测量表等。
作者: 郑良知-Roger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5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给找工作的你:以创业心态就业

    写给找工作的你:以创业心态就业 进入社会,人人免不了要谋生,藉服务他人以获得金钱。求职就业,进入职场工作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但是有许多工作,并非稳定不变,可以忙碌终日,也可以清闲无事…

    生涯认知 2008年8月1日
    1.7K
  • 司法考试后的职业规划

    司法考试后的职业规划 每年一度的司法考试结束后,一切都将要回归平静,喜悦的时光将成为过去,延续考试的干劲,做好四项职业规划工作:  1、珍惜时间,明确定位。  司考结束后,不要浪费…

    生涯认知 2013年10月2日
    2.0K
  •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特征

    职业生涯开发,是通过潜能测评,发现人的潜能,继而通过教育培训强化潜能的方法。而职业生涯管理则是发挥潜能,实现目标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

    生涯认知 2005年9月23日
    2.7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感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感触 本文是一则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感触,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黄晓梅老师上的。她根据近两年我们学校…

    生涯认知 2010年4月5日
    2.0K
  • 职业规划要点和注意事项

    职业规划要点和注意事项 职业规划要点和注意事项分享。生涯设计公益网(www.16175.com)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职业规划是一件大事,它决定了人一生的事业走向,同时也关联相应的…

    生涯认知 2011年10月23日
    1.8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十大观念误区(上)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的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也是被三番五次的炒作着,身处校园净土的天之骄子们也在跃跃欲试着规划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生涯认知 2006年4月19日
    1.6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