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管里红色的液体是什么,有什么主要作用

测过这么多次核酸, 对于核酸采样管里的液体,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会不会好奇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是红色的呢?

一、核酸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胍盐,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之一,胍是很强的一元碱,碱性与氢氧化钠相近,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胍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为氨和尿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一般制成胍盐保存,常用的胍盐有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

胍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由于胍盐在水溶液中最终会水解成氨和尿素,氨在肝脏的代谢下会转化成尿素,所以胍盐的毒性基本也可以等同于尿素。而多余的尿素在我们身体里会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保存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双咪唑烷,因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我们常用的面膜、乳液中有的也有添加,低剂量接触基本没有风险,万一沾在皮肤上也不用太过担心,清水洗净即可。

二、保存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是因为其中添加了一种叫酚红的试剂,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中性环境下它是橙色的,碱性会变成红色,酸性则是黄色。如果保存液被细菌污染(常见于保存液失效或样本中携带细菌),液体PH值下降,就会由红变黄。另外,核酸保存液中的无机盐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PH值;其中的营养成分将保证病毒核酸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三、红色药水的主要作用

就是灭活病毒、杀菌抑菌以及保证核酸的稳定性总之,核酸保存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检测样本中的核酸被妥善保存,及时发现病毒。另外,核酸检测液体的红色是有意为之,是为了能有醒目的提示和区分。如果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也是可以,但是红色更为醒目。

四、误食核酸保存液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误食,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就诊,因为核酸检测液里面的成分是缓冲液和一些化学成分,如果发现误食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处理。

五、核酸管最终去向何处?

完成采样后核酸样本保存管将被立即装入密封袋,之后再装入黄色医疗袋,最后将统一装入专用的生物安全转运箱。箱子里面配有冰袋,保证检测样本处于4摄氏度低温状态。因为温度越低核酸就越稳定。有了“低温保护”以及“核酸保存液”这两个“双保险”,可以很好地保障实验室检出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转运时间,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原则上每2小时收集一次样本进行转运,并保证样本采集后三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开始检测。核酸检测完成后对其进行密封消毒,由专人专车封闭送到末端处理厂,运输全程安全无污染。

一般地,阴性的核酸保存液的管子或者标本,按照医废处理标准由专业公司集中清运处理。阳性标本需要高压灭菌后再按照一般医废处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571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宾馆里有摄像头吗

    宾馆里是有摄像头的,一般安装在过道、电梯、楼梯转角、安全门、走廊、前台、大门口等地,房间里一般是没有同时法律也不允许安装摄像头的。宾馆属于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 …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11日
    447
  • 红旗渠创始人是谁

    红旗渠创始人是杨贵。杨贵在1954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并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创始人是谁 杨…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4日
    171
  • 萤火虫亮晶晶是哪个城市名

    萤火虫亮晶晶指的是昆明。萤火虫是一种昆虫,亮晶晶是明亮的意思,得出谜底是昆明。“昆明”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又写作“昆弥”,其最早是中国西…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9日
    106
  • 地线接在墙上会电死人吗

    地线接在墙上会电死人,地线是不可以连接到墙壁上,而是需要连接到大地或零电位的导线。地线在生活中,主要是预防大功率电器的外部金属部分带电,较大概率的避免了触电现象的发生,因而地线不可…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10日
    116
  • 常吃的20种蘑菇的种类

    常吃的20种蘑菇的种类: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金耳、白黄侧耳、竹荪、羊肚菌、大白口蘑、松口蘑、猴头菌、紫褐羊肚菌、黄白蚁伞、鸡纵菌、香杏丽菇、深凹杯伞、蒙…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18日
    425
  • 电压力锅炖排骨的做法

    使用电压力锅炖排骨需要准备糖、酱油以及醋等食材,将排骨用清水浸泡去除血水,用清水冲洗几次,焯一下水,将排骨放置电压力锅中加入配料,加入清水至排骨的1/2处,调制排骨档,等几十分钟便…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月3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