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本进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行本进谏

    隋主尝怒①一郎②,于廷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③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④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怒:责备。  ②郎:官职。一郎:一位官员。③少:稍微。④笏: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面前,用于记录向皇帝上奏的有关内容。

    【文言常识】

    1.说“谢”   本文中“帝敛容谢之”句中的“谢”,在现代文中解释为“感谢”,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帝敛容谢之”当翻译为“皇帝收敛了怒容向他道歉”。又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话说“陛下”    “陛下”指皇帝,这是多数人了解的。那么为什么“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宫殿中的台阶,“陛下”本指宫殿中台阶下的侍从。在古代,臣下要进见皇帝,先得通过“陛下”的侍从通报,久而久之,人们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为皇帝的代称。

    【译文】

    隋朝皇帝曾经责备一个官员,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上奏说:“这个人一向清廉,这次他的过错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宽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刘行本在这个时候站在皇帝面前说:“陛下您不因为我没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边,我说得如果对,陛下你怎么能不听呢?我说得如果错,应该把我送到大理寺处置我。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睬我呢?”于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后退下。皇帝收敛了容颜向他道歉,于是原谅了那个被鞭打的官员。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译: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参考答案】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么可能
    3.D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8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仙吕】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王和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2
  • 《王浚墓下作》翻译赏析

      《王浚墓下作》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藜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5
  •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5
  • 《伤仲永》文言文知识点

    《伤仲永》文言文知识点   《伤仲永》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虚词用法   之   (1)不能称前时之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8
  •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麴尘。”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曲尘。”这两句写登上天宫阁的所见所闻:阁下有人在弹琴,声如莺歌,十分动听;墙柳所在之处,是谁家在晒制春酒?景色平常,写来却韵味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4
  •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