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以不贪为宝》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

子罕以不贪为宝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翻译:

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雕琢玉器的人鉴定过,他认为这玉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才敢进献它。”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将玉给予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心中的宝,还不如我们都拥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手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再让他返回家乡。

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2、示:给……看;     3、以为:认为     4、或:有人;     5、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谁;     6、弗:不;     7、尔:你;     8、故:所以;     9、若:假如;     10、与:给;     11、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2、以……为:把……看作;     13、以为:认为;     14、皆:都;     15、丧:失去;     16、献:进献,进贡;     17、玉人:从事玉石加工、雕琢的匠人;     18、怀:藏;     19. 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20. 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21. 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住的地区;     22. 为之攻之:替献玉人雕琢好那块玉。

道理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光明得多了。     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9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登江中孤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谢灵运

    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咏路

    朝代:南北朝 作者:邹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古诗文 2020年3月16日
    603
  • 《郑庄公戒饬守臣》文言文翻译

    《郑庄公戒饬守臣》文言文翻译   春秋时代, 诸侯国之间,以强凌弱是常见的现象,本文便是反映这种情况的, 鲁隐公十一年七月,鲁、齐、郑联合起来攻克了许国,并将许地交与郑国托管。于是…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0
  • 蛇蜃化石

      《蛇蜃化石》是北宋时期沈括的一则笔记,这则笔记记述了泽州发现的蛇蜃化石。   【文言文】   治平中,泽州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摸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0
  • 张养浩――【双调】庆宣和

      【双调】庆宣和   元代:张养浩   参议随朝天意可,又受奔波,绰然谁更笑呵呵。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大小清河诸锦波,华鹊山坡,牧童齐唱采莲歌。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7
  • 《辽史萧韩家奴传》的原文及翻译

      《辽史萧韩家奴传》原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