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郭伋传》对比阅读答案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
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39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复习的冲刺卷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复习的冲刺卷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文言文练习之《爱莲说》

    文言文练习之《爱莲说》   阅读文言文《爱莲说》,回答文后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

    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30
  • 郊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760
  • 高中课文文言文张骞

    高中课文文言文张骞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3
  • 《月下笛·与客携壶》翻译赏析

      《月下笛·与客携壶》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