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见伊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阅读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令彭氏之子御 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 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 下:下令。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
是子不欲/吾善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君将何之:您要去哪里?
2)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现在伊尹对于我国来说,就好像是好的医生,好的药材。
3)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它)并努力吃(这个)药。
(4)试概括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商汤的特点。
谦虚、思贤若渴、尊重别人、心系国家、赏罚分明。
(5)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D )
例句:君将何之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多助之至
C.若君欲见之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从中看出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
答:看出商汤是个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尊敬有才能的人的明智君王

译文
从前商汤将要前往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全天下中的一位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解释
1、昔者:从前,过去。
2、御:驾车。
3、君将何之:之,到……去
4、贱人:出身低贱的人,泛指普通百姓。
5、赐:恩惠,恩德。
6、知:知道。
7、加:更加。
8、明:明亮,光明。
9、强:勉强,硬要。
10、食:吃。
11、譬:好像,犹如。
12、善:好。
13、见:看见,看到。
14、因:于是。
15、下:使……下车。
16、使:让。
17、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
18、于:对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43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 自远方至者千余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的精读理解

    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的精读理解   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精读理解   1.《童趣》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通过写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学弈的原文及译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8
  •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翻译赏析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译文]    杨花在春风中自由自在,怎么肯飞入那画堂朱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3
  • 《题大庾岭北驿》古诗原文及鉴赏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可是我却偏要不停地南行,什么时候才能来归?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3
  • 《挂牛头卖马肉光》文言文中考习题

    《挂牛头卖马肉光》文言文中考习题   挂牛头卖马肉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被晏子用来比喻灵公表里不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