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看看下面的`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一起阅读吧

  于令仪诲人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1),长厚不忤物(2),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3),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4)。令仪曰:汝素寡悔(5),何苦而为盗耶(6)?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7)。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8)。"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9),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10)。[1]

  作品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2)长(zhǎng)厚:为人忠厚。忤(wǔ):触犯。

  (3)盗:小偷。

  (4)乃:原来。

  (5)素:向来。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6)邪:同耶。

  (7)十千:指一万铜钱。

  (8)去:离开。

  (9)延:聘请。掖:教育。

  (10)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商人;他为人宽厚,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会被人责问。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1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桑茶坑道中的翻译赏析

      《桑茶坑道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前言】   南宋诗人杨万里吟咏《桑茶坑…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1
  •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0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选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1) 醉上山公马(2),寒歌宁戚牛(3)。 空吟白石烂(4),泪满黑貂裘(5)。 【注释】 (1)这是《秋浦歌十七首》的第七篇。 (2)山公:即山简(字季伦),西晋名士、大…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54
  • 文言文《元史·张思明》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元史·张思明》原文及翻译   《元史·张思明》原文及翻译 元史·张思明 原文:   张思明,字士瞻。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又辟尚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贞观政要・诚信》(二)

    原文】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②而废也。故孔子曰:…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328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全诗翻译赏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这两句写山中秋景——时在寒秋,随着天色向晚,山色逐渐变得苍翠;山间溪水仍日夜不停歇地潺湲流淌。&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