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吴良传》原文答案及译文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飨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尝召良,劳之曰:“吴院判保障一方,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吾其无东顾忧矣!”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

  (节选自《明史?吴良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阴当其要冲 当:处在

  B.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 延:召见

  C.在境十年,封疆宴然 宴然:安定太平

  D.太祖尝召良,劳之曰 劳:慰劳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良有“勇略”的一项是( )(3分)

  ①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②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③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 ④奉命惟谨,备御修饬

  ⑤夜宿城楼,枕戈达旦 ⑥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A.①③⑥ B.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良仁厚俭敛,声色货利一无所好,勤于军务,重视教育,大兴屯田,减轻徭役和赋税,治理江阴十年,江阴非常安定。

  B.在平定广西蛮族叛乱时,吴良仅用数月时间,就剿清了叛军,其他各蛮族深为震慑,纷纷归附。

  C. 吴良和弟弟吴祯跟随太祖从濠梁起兵,屡立战功,夺取江阴后,吴良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凭借勇略,多次打败张士诚的进攻。

  D.吴良在担任都督同知期间,不仅枕戈达旦,训将练兵,而且还兴办学校,大开屯田,因此深受太祖欣赏。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士诚数以金帛飨将士,窥衅。(3分)

  (2)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3分)

  参考答案

  2.B B项,延:延请

  3.D

  4.D 这些事都不是他担任都督同知期间所为

  5.(1)张士诚多次用金银美帛犒赏将士,(要他们)窥伺机会进攻。

  (数:多次 飨:利诱或犒赏 窥衅:伺机攻打 各1分)

  (2)不久,(张士诚率兵)又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出发在无锡消灭了他的援兵。

  (寻:不久 寇:侵犯 间道:从小路 各1分)

  【参考译文】

  吴良,安徽定远人,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叫吴良。和弟弟吴祯都凭借勇猛有谋知名。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在濠梁起义,和弟弟一同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够潜入水下探听敌人消息,吴祯经常改扮去当间谍。张士诚的军队屯聚在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着吴地的全部地区,横跨淮东、浙西,兵粮充足。江阴处在交通要道,背靠长江,扼制着南北的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钱美帛犒劳将士,伺机攻打。明太祖告谕吴良说:“江阴,是我们东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吴良接受命令后非常小心,修整防备。吴良因为打败敌人的功劳,被封为枢密院判官。张士诚大举进兵来侵犯,战船布满长江,他的将军苏同佥驻守在君山,指挥进兵。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北门和苏同佥作战,并暗地派元帅王子明带领壮士骑马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胜,俘虏并消灭的敌人很多。敌人晚上撤逃,不就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的援兵。这时候,明太祖多次亲自带领军队争夺长江、楚江的上游,和陈友谅作战,大军多次调出,金陵兵力空虚。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吴良在江阴作为明军的屏障。.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音乐、女色、财物都不喜欢。晚上住在城楼上,枕着兵器睡觉直到天明。训将士兵,常常像敌人真的来侵犯一样。空闲的时候就请来读书人讲解经史,修建学府,建立社学。大力屯田,平均徭役,减免赋税。在江阴任职十年,地方平安无事。明太祖常常召见吴良犒劳他说:“吴院判能够保障一方平安,我在东边没有后顾之忧,你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我一定无东顾之忧了!”于是命学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他,仍然让他回去镇守江阴。不就发动大兵进攻淮东,攻下泰州。张士诚派兵又从马驮沙出发,侵犯镇江。巨大的战船好几百,在长江逆流而上。吴良严阵以待。明太祖亲自指挥大军抵抗。张士诚的军队撤退,太祖追到浮子门。吴良出兵夹击,斩获敌军二千人。明太祖到江阴犒劳军队,巡视了壁垒,感叹说:“吴良,就是今天的吴起啊!” 洪武三年,晋升都督同知,封为江阴侯,享俸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四年,征讨靖州、绥宁各蛮地。洪武五年,广西蛮族叛乱,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征讨。几个月内,全部平定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转移军队进入铜鼓、无开,收复潭溪,攻下太平,在铜关铁寨歼灭清洞、崖山敌众。各蛮族都十分震惊,纷纷纳降归附,粤西于是平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478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童心说李赞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童心说李赞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流行语翻译成文言文

      下面是一些流行语,用古文翻译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不信?您请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如果写不出精妙的文字,不如试试古文。   原文:   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 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

    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   高考中,文言文是必有的一个语文考试题型,那么大家清楚应该怎么复习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一、从高考真题入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苏轼《韩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韩非论 苏轼 圣人之所为恶夫异端尽力而排之者,非异端之能乱天下,而天下之乱所由出也。 昔周之衰,有老聃、庄周、列御寇之徒,更为虚无淡泊之言,而治其猖狂浮游之说,纷纭颠倒,而卒归…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3
  •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言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广大学生接触、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4
  • 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

      《景公令出裘发栗与饥寒》是春秋文人晏子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言文】   景公之时,雨①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子入见,立有间⑤,公曰:“怪…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