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言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广大学生接触、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学生们说,语文我最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是学生的第一怕,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明显在提高,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分值也明显在增加,所以,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学生学习文言文出现的问题,然后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意义就不言而喻。

  问题:

  1、兴趣不多

  2、诵读不多

  3、拓展不多

  4、方法不多

  5、提升不多

  原因:

  教师方面: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知,那也不懂,因而对一篇文言文,很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的所谓知识的传播。

  教材方面:由于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的不同,古汉语常识等,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视文言文为第二外语。

  学生方面:许多中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言文学习、掌握与运用只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个儿跟不上时代,是个古董。

  高考方面:综观历年的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还是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高考如此,在课堂中,文言文教学自然也就是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要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串讲法应该是最好的。

  习惯方面:由于文言文阅读面狭窄,接触到的文言材料有限,学生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往往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再加上课时紧张,教师只好串讲、直译,这又直接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心理,自然更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

  对策:

  1、实施诵读策略

  读书须百遍,其义即自见。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

  2、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教学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这样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实施课改策略

  《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成为储存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实施迁移策略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5、实施兴趣策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因为我们没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taste(品味)、欣赏、快乐,尤其是对祖国传统语言的欣赏,我们总是在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上施教,使文言文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

  以文言文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文言文的精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理解运用能力,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会永驻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71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满江红中秋寄远的赏析

      原文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4
  • 孔孟论学习的原文及翻译

      《孔孟论学习》原文和翻译(译文)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6
  •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赟与清军御史汪琳中交通为好利,通劾奏,逮治之。三殿灾,偕同官何忠等极陈时政阙失。忤旨,出为交耻清化知州。 宣德元年,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促织二首》

    洪咨夔 一点光分草际萤, 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 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 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 报县来拘土产钱。 这两首诗题为“促织”,但并非…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7
  • 中考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18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