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盘谷记的文言文

游小盘谷记的文言文

  作者:梅曾亮

  〔清〕梅曾亮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江宁府城,它的西北面被卢龙山包围而止。我曾经去探访过小盘谷,到了那里,当地有的人却说没有这地方;但见万竹蔽天,歧路很多,曲折广狭却相同,顺路寻求也见不到尽头。忽听得犬吠声,急忙赶去,终不见人。

  约摸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时间,到一寺院,叫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种桂树为职业。寺旁有一条小小草径,向南一伸,便下垂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树,山沿崖倾斜,形状象大钵仰天,空响积贮其中,咳嗽之声也不能泄散,在寂寥无声中,耳边却常常听到嗡嗡嗡的声音。深潭中的积水,一直贯注到山脚。

  从寺院朝北走,走到卢龙山,山中的坑谷凹凹凸凸,象井灶那样高低相接。有人说:“这是明代遗老避兵火之地,所谓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该是在这里。”

  到了傍晚,于是登山循城而归。这时暮色下密,月光遍布其上,低头看去,只见万影荡漾,象鱼龙起伏于波浪中。同行的.人都说:“这是万竹蔽天的地方呀!所谓小盘谷,大概就是了吧。”

  同游的人,有舅父侯振廷,朋友管异之、马湘帆,学生欧岳庵,弟弟念勤,连我共六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2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戏为六绝句·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16
  • 咏史八首·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左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96
  • 文言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梳理   1、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文言文课堂实录

    文言文课堂实录   文言文一直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学生由于古代文化知识比较薄弱,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文言文的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帮助!   师:先由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5
  • 《过故人庄》鉴赏

      这首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上朋友家做客的表现。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41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的大意: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这两句渲染了清幽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