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水北山居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②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8.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岂人之彝性或固然欤               彝:yí           
B.官书丛脞,不暇爬梳               丛脞:cónɡcuǒ     细碎,杂乱
C.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漱醪:shùláo      喝酒
D.将冯梦以见之耶                   冯:fénɡ          凭借,依靠
9.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百战不殆         B.  以求遂其尺寸之欲    天遂人愿
C.  试以伯旼之意逆之        以意逆志         D.  名一艺者必收        一文不名
10. 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4分)
11.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           。(2分)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         。(2分)
1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 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13.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在最后一段给叶伯旼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参考答案
8.(3分)D
9.(3分)A
10.(4分)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2分);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2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
(1)(2分)忙于求一己之欲。(意思对即可)
(2)(2分)不以出处二其心,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也可答作: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意思对即可)
12.(4分)
(1) (2分) 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意思对即可)
(2) (2分) 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意思对即可)
13.(4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2分)。功成名就后再辞官回到水北山居养老,过潇洒从容的生活(2分)。

参考译文
古代的君子,他们身在朝市,虽然(面对)繁华纷乱, 却能安然自得地看待,常有身处山林的遐想。如今的君子,他们身处山林,虽然(山林)清静空阔有余,(他们)常常不屑地认为不够,多有对山林之外朝市的向往之意,唯恐失去。难道人的常性或许原本就是这样吗?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有坚定的志向操守而不被改变的人,大概就(像)是所说的凡庸粗俗器物中的尊贵器物吧!
    湖府经历叶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永嘉是海右著名的郡县,南边连通七闽,东边与二浙相接,是官宦士子的车马歇息之所,外国的商船珍宝纷集之处,气势盛大,声名深入人心。人们生活在其中,谁不是听到鸡鸣便起,在昏暗无涯的尘世中奔走,来追逐(自己)小小的欲望?伯旼却不是这样。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的房檐儿、竹制的门扇,仅仅能够遮蔽风日,给它取名为“水北山居”。空闲时与二三好友带着酒壶, 由白鹿城出发,登上著名的华盖山,手持酒杯放声高歌, 歌声高亢响彻山林;有时划着小船,准备好鱼篓,在江中垂钓;有时叫上小童仆相随,行吟在梦草堂上,诗句不接近古人不罢休。当他顺心合意时,(感觉)天地空旷辽阔,竟然不知道荣辱变化,寒暑交替。人们都说:贤明啊,叶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风韵,高洁脱俗,虽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却归于山林,他真是近于古代的君子啊!
    然而我私下却对此存有疑问: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但)现在他辅佐上官,身为僚佐,担任七品职务,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说是(职责)重大啊;然而(他)还不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试着站在叶伯旼的角度来揣测:官府的文书细碎、杂乱,没有时间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还是认为(时间)不够,哪里能有时间在清静的水边寻求佳句呢?上要承命于府公,下要管辖掾曹, 认为上级尊贵不敢违抗,认为下属卑微不想压制,考虑得应该很详尽了,哪里能(有心思)于碧波之中垂钓呢?民情真伪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却不能完成,思考得深远细致,又怎能饮酒观山流连风景呢?这三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或者记载下来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吗?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所以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超越(众人而)成为名臣。叶伯旼的贤明之所以值得称道,大概就是这样罢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想法,向叶伯旼告知:当光华照耀天宇,万物普照,拥有一技的人一定会被招收,拥有一才的人一定会得到任用。就像叶伯旼美好的才学,谁不羡慕,岂有不被委以重任之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辞官到水北山居养老,衣着简率不拘,洒脱而坐,与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游览,烹鱼畅饮,从容赋诗,还不晚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5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于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

      导语: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想亲不见亲。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墓地。一方哀思载不动,两行热泪满胸腔。接下来是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0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小编整理了《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   荆轲刺秦王   西汉 刘向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 苏轼经典诗词名句鉴赏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9
  •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翻译赏析

      《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前言】   《州桥》是宋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4
  •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原文及赏析

      《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6
  •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介绍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介绍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