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仁》原文注释翻译及评析

 孟武伯问仁
 《论语·公冶长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①孟武伯:鲁国大夫。②由:子路。③赋:军赋,这里实指军政事务。④求:即冉求。⑤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及其周围的土地。分公邑和采邑两种。这里指公邑。⑥家:卿大夫的采邑。百乘之家,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县。⑦宰:古代县、邑的行政长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⑧赤:孔子学生公西赤,字子华。⑨束带:束着冠带,指穿着礼服。⑩宾客:指外国使节。

【译文】孟武伯问道:“子路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继续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负责军政事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在有一千户人口的城镇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这个人,穿上礼服,立于朝廷之上,可以让他接待外宾,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

【评析】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孔子与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他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却答非所问,只是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几个弟子的才能,即他们分别能够胜任什么样的职务,对是否做到“仁”的问题却避而不谈,一律用“不知其仁也”来搪塞。孔子非常了解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与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好,使这个国家的人民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用三年的时间,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公西赤说,他能力有限,不敢说自己能做到什么,只能做点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他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这是公西赤自谦的说法,孔子认为他才德出众,可以胜任大司仪官。这几个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对这三个弟子“仁不仁”的问题,孔子为什么一问“三不知”呢?莫非他对自己的弟子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仁道广大无边,不可轻易达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子路仁吗?”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认为,对弟子的了解,莫过于老师,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继续追问,得到的却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来,“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而且要始终如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个人内心是否纯正,凭外在的东西是不能轻率判断的。所以孔子客观地评价这三个弟子的才能,对“仁不仁”却不妄下结论。他这样回答,暗含勉励弟子之意:有志于求仁,就要时常省察自己的内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体现了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6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项脊轩志》赏析

    文言文《项脊轩志》赏析   归有光是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他的古代散文成就很高,被后人赞誉为“明文第一”。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文言文《项脊轩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18
  • 《难忘曲·夹道开洞门》翻译赏析

      《难忘曲·夹道开洞门》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虎画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文言文】   予友人工画虎,其庐之四壁皆虎画:或腾或扑,或吼或奔,或挈幼或独行,形态各异,皆毕肖。吾尝乞得一幅,高二尺奇,宽三尺许。其二虎,雌雄各一。雄者蹲于石,昂首远视,张…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11
  • 《念奴娇梅》原文及赏析

      念奴娇·梅   宋代: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jiǒng)然天与奇绝。   梅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4
  • 《奇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奇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 《荀子·仲尼》文言文及解释

    《荀子·仲尼》文言文及解释   原文:   作者:荀况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 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