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过而不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子过而不式
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
1、荆:楚国。
2、伐:讨伐攻打。
3、因:就,于是。
4、执辔:拿(握)着缰绳。
5、式:“式”同“轼”,车前扶手的横木。乘车者身靠横木,表示敬意。上文“孔子过而不式”中的“不式”,意为不表示敬意。

译文
楚国讨伐陈国,陈国的西门被打坏,楚国人就让投降的陈国百姓来修缮。孔子经过这里没有对人们行式礼(轼礼:在车上对车下的人行的一种礼节)。子贡拿着缰绳问孔子说:“《礼记》上说,遇到三人就应该下车,遇到两人就应该行式礼。现在陈国修城门的人很多,您却不做式礼,为什么呢?”孔子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知道了却不反抗,这是不忠于国家;国家灭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说明他们没有勇气。修城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以我不对他们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伐:讨伐,攻打
因:就
执辔:拿着缰绳
式:扶着车前的横木敬礼
荆:楚国

2.翻译:
国亡而弗知,不智也
自己的国家灭亡了都不知道,这是不聪明。
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修城门的人虽然多,却没有一个能做到我说的其中一点的,所以我不对他们行式礼
3.孔子为何“过而不式”?(用文中语句回答)
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词中容易理解错误的名人名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古人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7
  • 描写山水花草的诗词名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沈括《解州盐池》原文和译文

    原文 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为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237
  • 描写秋分的古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1
  • 秋居书怀――白居易诗词全集

    秋居书怀 [唐] 白居易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8
  •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翻译赏析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