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直南书房,以忧归。服除,迁洗马,历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
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偕左都御史硃轼充顺天乡试考官,上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调户部。疏言:“浙江衢州,江西广信、赣州,毗连闽、粤,无藉之徒流徙失业,入山种麻,结棚以居,号曰‘棚民’。岁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强悍者,辄出剽掠。请敕督抚慎选廉能州县,严加约束。其有读书向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下督抚议行。
乾隆元年,明史成,表进,命仍兼管翰林院事。
十三年,以老病乞休。上谕曰:“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上曰:“不然。易称见几而作,非所论於国家关休戚、视君臣为一体者。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廷玉自是不敢言去。然廷玉实老病,十四年冬,廷玉乞休沐养疴,上意不怿,然犹为颁手诏,申世宗成命,并制诗示意,以明刘基乞休后仍配享为例。次日,遣子若澄入谢。上以廷玉不亲至,遂发怒,命削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仍许配享。十五年二月,皇长子定安亲王薨,方初祭,廷玉即请南还,上愈怒。又以四川学政编修硃荃坐罪,荃为廷玉姻家,尝荐举,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而已。
(节选自《清史稿•张廷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直南书房,以忧归              忧:伤心
B.尚有积潦不能种麦              潦:积水
C.廷玉乞休沐养疴                疴:疾病
D.又以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坐罪      坐:犯、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有读书向学        其孰能讥之乎
B.且七十悬车          若属皆且为所虏
C.然犹为颁手诏        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上以责廷玉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廷玉做事勤勉谨慎,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回京城,皇帝派遣大臣到卢沟桥迎接慰劳,并赐给他酒食。世宗下遗诏让他配享太庙。
B.浙江、江西一带棚民难以管理,张廷玉上书皇帝建议考察那些愿意读书或有武艺的棚民,加以录用,皇帝命令张廷玉督促施行此事。
C.张廷玉年老生病,多次要求退职休息,皇帝很不高兴,但仍然颁布了手诏,陈述了世宗的授命,并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意。
D.张廷玉与四川学政编修朱荃是亲家,曾经举荐过他,朱荃出事后,皇帝更加恼怒,责备张廷玉,命令把他历年来受到的赏赐收缴上来。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强悍者,辄出剽掠。                                        
  (2)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

参考答案:
4.A(应为“父母之丧”)
5.D(A.指示代词,那些/副词,表反诘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C.介词,为(之),替、给/介词,向  D.以,介词,因为)
6.B(“皇帝命令张廷玉督促施行此事”无据)
7.(1)日子长了,(他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剽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得分点:“生息”、“日”、“辄”各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通畅1分)
(2)假使七十岁的人一定让他辞官家居,为什么还会有年过八十的人(仍然)(可以)拄着拐杖入朝的先例呢?诸葛亮鞠躬尽瘁,又是为什么呢?(得分点:“使”、“何以”、“杖”、“何为”各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翻译:
    张廷玉,字衡臣,是安徽桐城人。在康熙三十九年时考中进士,后改做庶吉士。后又通过考试被授与检讨职务,入直南书房,因为服丧回家。服丧期满,升迁为太子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官职。五十九年,又被授予刑部侍郎。
    雍正元年,又下诏命他入直南书房。与左都御史朱轼一起任顺天乡试考官,皇帝赞许他公正谨慎,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不久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调任到户部。他上书说:“浙江的衢州,江西的广信、赣州,临近闽、粤等地,那些流离失业没有户籍的人,进入山里种植大麻,搭建草棚居住,称作‘棚民’。日子长了,(他们)繁衍的人口会一天天地多起来,(他们中)那些体格强健剥悍的人就会四处抢劫。请下诏命令督抚谨慎选择廉洁能干的州县长官,(对棚民)严加约束。那些愿意读书学习的,或力气大武艺高强的,考察清楚,检验录用,希望能聚集物力,教育训练,不要歧视他们。”朝廷下诏让督抚议定施行。
    张廷玉做事周密敏捷勤奋谨慎,尤其为皇帝所仰仗。雍正十一年,(他)上书说:“各个行省都有惯例,凡是那些犯罪的人,犯了重罪的要收押,犯了轻罪的只要取保候审即可。唯有刑部不论所犯罪行大小、主犯从犯,一律收押,且要牵连到无辜的人。请求按照各个行省的惯例,根据情况分别对待。”皇帝下诏命令九卿议定施行。当年十二月,张廷王又上书说:“我曾经路过直隶.遭受洪灾的各个州县都已经发放赈灾物资,但还是有些地方积水没有退尽,不能种麦,请求命令追加赈灾一个月。”经过商议决定用做工来代替救济。得到皇帝的允许加以施行。十二年二月,(张廷玉从外地)回京师,皇帝派遣亲信的大臣侍郎海望到卢沟桥迎接慰劳,皇帝还赏赐给他酒食。十三年,世宗的病情越来越重,就下达遗诏命令以后让他配享太庙。
    乾隆元年,明史编写完成,上表进献给皇帝,皇帝命令他仍然兼管翰林院的事务。
    乾隆十三年,因为年老多病,上书请求退休。皇帝颁发圣旨说:“爱卿受到两代皇帝的厚恩,况且尊奉先皇的遗命(你)可以配享太庙,哪有享受配享的元老之臣回家养老的呢?”张廷玉说:“宋代和明代享受配享待遇的各个大臣也有请求退休被允许的呀。况且七十岁退休,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啊。”皇帝说:“不是这样的。《易经》上说抓住有利时机就赶紧做,不就是所说的与国家福祸与共、君主和臣子连为一体吗。假使七十岁的人一定让他辞官家居,为什么还会有年过八十的人(仍然)(可以)拄着拐杖入朝的先例呢?诸葛亮鞠躬尽瘁,又是为什么呢?”张廷王从此不敢再说退休。然而张廷玉确实年老多病,十四年冬天,张廷玉请求退休养病,皇帝心里很不高兴,但仍然为他颁布了手谕,申述世宗已经发布的命令,并做诗表达心意,按照明代刘基退休后仍享受配享的先例执行。第二天,张廷玉派遣儿子张若澄入朝谢恩。皇帝因为廷玉没有亲自入朝谢恩,很愤怒,命令削除张廷玉的爵位,按照他原来的大学士职位退休,仍然允许他享受配享太庙的待遇。十五年二月,皇帝的长子定安亲王死了,祭奠仪式刚开始,张廷玉就请求回南方,皇帝更加恼怒了。又因为四川学政编修朱荃犯罪,朱荃是张廷玉的亲家,(张廷玉)曾经举荐过他,皇上因而责备张廷玉,命令收缴历年来赏赐给他的各种东西。二十年三月.张廷玉去世,皇帝诏命依然遵照世宗的遗诏,(让他)配享太庙,谥号文和。
到清朝结束,汉人大臣中,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只有张廷玉一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56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燕昭王求士

      《燕昭王求士》选自《战国策》。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1),即位(2),卑身厚币(3),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4)。故往见郭隗先生曰(5): “齐因孤国…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8
  •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由唐代孟浩然所创作。以下是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全诗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1
  • 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赤壁怀古是后人凭吊古战场,抒发胸怀的一种情愫。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这场战役大致确定了三国时代三足鼎立、分割天下的局面。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的相关文章,希望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87
  • 王阳明《王性常先生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性常先生传 【明】王阳明 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6
  •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   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下面小编整理了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学习!   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寓言,说的是郑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3
  • 唐诗寄全椒山中道士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韦应物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及注释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