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之一

《长歌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之一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赏析中秋名诗名句

    赏析中秋名诗名句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你是否还会像小时候那样与家人围坐一起共聚天伦,还是挑着小灯笼喊上小伙伴穿梭在乡间小路……以下是小编J…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48
  • 郑谷《菊》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 (1)王孙:对富贵人家子弟的泛称。蓬蒿:指蓬草和青蒿,均为两种长势较高的野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15
  •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摘录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摘录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 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 神定,捉虾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刘珙传》“刘珙字共父 生有奇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规定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即浅易和理解基本内容。浅易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8
  • 刘凝之二文言文翻译

    刘凝之二文言文翻译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凝之二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刘凝之二文言文: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