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砚眼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⑩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阅读训练】
1、 解释:(1)既:   ;(2)易:    ;(3)是:     ;(4)何:    ;(5)幸:   ;(6)大:
2、 翻译:(1)公讶其不类:                                                               
(2)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
1、 解释:(1)已经;(2)交易,买;(3)正确(没有错);(4)为什么;(5)幸亏;(6)非常
2、 翻译:(1)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2)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方就在八哥眼。
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懂装懂,自作主张,必定适得其反。

注释:
1、于:在
2、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3、尝:曾经。
4、佳:好的
5、砚:砚台
6、议:议论
7、定:确定
8、既:已经
9、还:返回
10、邸:官办的旅馆。
11、使:派
12、往:前往
13金:银子。
14、易:换
15、归:返回
16、持:拿
17、坚:坚持
18、是:正确
19、鸲鹆眼:鸟名,俗称“八哥眼”。
20、何:为什么
21、幸:幸好
22、余:多余
23、平:使…….平坦
24、大:非常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翻译
1. 公讶其不类。
陆庐峰因砚台的不相似感到惊讶。
2.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主旨引导:
这方砚台之所以博得陆庐峰的厚爱,因为它有这个可贵之处:有个“八哥眼”,这正是它的奇妙之处。 可是陆庐峰的仆人却不明白,结果,这个仆人把砚台上的珍奇之处当成了多余的突起之物,擅自决定花钱打磨,结果多此一举,适得其反,报废了一件砚中珍品。说明了陆庐峰仆人以为是疵点,不懂装懂、好心办坏事,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陆庐峰才觉得可惜。

启发与借鉴
不要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那砚台值钱的地方正在“微凸”处,而仆人却以为是疵点,结果做了适得其反的事。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中用嘉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申用嘉,字美中,号经峪。申相国文定公时行季子也。为人恭俭廉仁,勤于职事。留侍文定京师,益肆力经史百家,口诵手钞,经寒暑不辍。讲求本朝典故,曰:“吾他日当为朝廷致实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8
  • 写花溪的诗词大全

    花溪,在贵阳市南郊,南明河自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峡一段,称花溪河。河道三次出入于两山峡峙之中,入则幽窅,不知所向; 出则平衍,田畴交错,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68
  •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翻译及赏析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2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自]  南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7
  •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作者出处及全词翻译赏析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译文】 人如果太过多情,深情反而会变为薄情;如今看来,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 【出自】 清朝 纳兰性德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24
  •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