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是宋朝的司马光写的,选自《资治通鉴》。

原文
戊(wù)子①,上⑨谓侍臣⑾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⑧而非桀、纣⑩,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zheng)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②,故智者献其谋③,勇者竭其力④。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⑤,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⑥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⑦之师也。”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一,1.看 2.尽 3.倚仗 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注释
戊子,唐太宗贞观二年六月戊子这一天。这年六月戊子是六月十三日。
是:称赞,认为…..好。
虚己以受人:虚己,自己要谦虚。受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能听得进臣子们说的话。
献其谋:提出(他的)主张、计划、策略等。
竭其力:尽量发挥(他的)力量、能力。
俊才:出众的才智。
自用:固执自信,自以为是。
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属:恰好,正是。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皇帝: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桀,纣:夏朝和殷朝的末代君主,是昏庸的暴君。
文辞奥博:文辞美妙,含义深远;奥博,含义深广
吾属:我们。
奥博:含义深广。
非:批评,认为….不好。
观:看。
竭:尽。
恃:凭借。
骄矜:傲慢妄动。

译文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六月戊子(六月十三日)这天,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读《隋炀帝集》这部书,文辞深奥知识渊博。隋炀帝也是肯定尧、舜而否定夏桀、商纣的,可是,他所做的事情,为什么恰恰是相反的呢?”魏征回答说:“作为一国之主,即使明哲智慧,通达理事,还应当不自满而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有才干的人就能为你出谋划策,有勇决的人就能为你使尽力量。隋炀帝凭着他的胜人的才智,傲慢妄动,自以为是。因此,满嘴讲的是尧、舜的仁义道德,却做着桀、纣那样祸害人民的坏事,居然一点都不自觉,招致被推翻灭亡。”太宗说:“隋炀帝的事迹离现在还不远,恰好作了我们的反面教材。”

读后拾得
唐太宗很重视历史的教训,常常用来反省自己。当他读了《隋炀帝集》便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隋炀帝嘴上讲的大道理,实际做的却又是另一套的问题。魏征分析:即使绝顶聪明的人,如果自以为是,听不进人家半点意见,智者和勇者便会离他远远的,不为其献谋,不为其竭力,大家也不敢多提意见。结果,隋炀帝成了孤家寡人,架空了自己,这是很危险的,如同盲人瞎马,临近深渊,无人帮助勒马,改变前进的方向。魏征听说的“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言简意赅。古人古事,确是可以作为镜子,历代王朝的兴衰,原因复杂。但是,由于统治者的言行不一,不能虚己,拒人于千里之外,却会教训别人,使人敬而远之。结果事无所成,终于失败,也是主因之一。既 (就是,前车之鉴的意思,就是说,以前发生的事情,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要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 可以翻译为,以前的事情并不遥远,当以其(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老师 )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童诗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74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全词翻译赏析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6
  •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诗作传世很少,也不甚为世所称,这首五言绝句却是一首名作,传诵很广。 诗意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1
  • 苏洵《木假山记》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赏析

    苏洵《木假山记》 原文 木之生,或孽而殇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③之患。其最幸者,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5
  • 关于祖国江山的古诗句

    1、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4
  • 文言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上)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 1. (2016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