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巧逮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牧竖巧逮狼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选自《聊斋志异》。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①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④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二,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三,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1.僮仆 2.着急慌张的样子 3.距 4.不久
二,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三,狼虽是凶残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译文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惊慌。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让它哀号;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脚和耳朵令它急急地哀嚎;大狼听到另一只小狼的哀嚎后停下来四处张望,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边奔跑边嚎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了气。于是得到了两只小狼。

感受
从牧竖的身上看: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而且不要轻易被别人欺骗 牧童采取“调动对方,疲于奔命”的策略,轻松获得了小狼。要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但从母狼的身上看:却看出了它对小狼的爱,也看出了母爱的伟大。

注释

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聊斋:蒲松龄的书房名。志:记录。异:奇异的事。
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谋:计划。分:分开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6.嗥(háo):狼的叫声。
7.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8.致:招引。
9.四顾:四面张望。
10.始:才。
11.趋: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
12.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3.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14.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5.既而:过了一会儿。
16.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7.僵:僵硬。
18.绝:断。
19.少顷:一会儿
20.往复:来来回回

道理
要用智慧来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启示
这很似游击战:调动对方,让敌人疲于奔命,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也告诉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不要伤害动物。我们也看到了深沉的母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1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原文及译文赏析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81
  • 猿说

      【文言文】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0
  • 《报孙会宗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报孙会宗书》选自《汉书·杨恽传》》,是西汉的杨恽写给孙会宗的一封著名书信。在信中,他以嬉笑怒骂的口吻,逐点批驳孙的规劝,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还赋诗讥刺朝政,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3
  • 《谏论下》(苏洵)原文及翻译

    《谏论下》(苏洵) 原文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6
  • 《治水必躬亲》《刚峰宦囊》阅读答案对比及翻译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百家姓·寇》文言文

    《百家姓·寇》文言文   《百家姓·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己姓,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