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答鲍觉生书①
吴定
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叹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与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无足怀。
仆八岁入塾,诵四子、六艺之书,慨然愿游春秋之世,追陪颜、曾②之伦,执经杏坛,觌圣人之德辉;又思游南北宋之世,偕杨、游③诸人,立程子、朱子之堂,饫闻其训诫;已念二者虽不可得,然乌知今世不有道德渊纯之士,聚群讲学,可扶翼我者?
既成童,出与乡闾读书之子游,见其所倾向者,无非科举之学,众人一志,传习成风。叩以圣贤之道,则群怪以为狂痴而笑之。退而告诸父兄,始知讲道劝学之风,海内衰歇者数十年矣。于是怆然内悲,太息向之所志不度也。
年既壮,涉历东越吴楚之交,交游日广以远。见有嗜好三代旧章法物,以考订为工;有慕秦汉以来之诗歌古文,以文藻风流相尚,私心喜且慕,谓此虽非吾学所急,抑亦可备斯道什一之资,宜以余力讲明其术也。于是或师焉,或友焉。盖自幼至今,同志相导之助,莫盛于此时矣。
今者年已五十,足不涉四方,而四方雄俊之群旧尝假馆于歙④者,或散或亡,不可复合,无所慰其意。冀得一二俊秀后进,与之相劝相成;而来游者,类溺没于科举旧习,而不能为之展其志,拓其才。盖虽考订、辞章之末,鲜有能助我者,况其他乎?呜呼!幼志不可遂矣,即壮岁师友相从之欢,亦渺不可复。甚矣,岁晚而道益孤也!
君子之志于道也,合众人之贤明,以群相诱掖,虽中材企及之而有余,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与道相从,虽豪杰有所不足。仆之智不逮中人,而偏违众。有志于道,譬如深居暗室,无人导延,乃欲积跬步以致千里,吾知有画地以终焉已。向者仆方稚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鲁、邹、洛、闽⑤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岁今五十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此所以中夜伏枕太息,而深以不克成其幼稚之志自悲也。
足下少而才,在门墙中最为笃志于学者,因来书念仆勤拳,故发愤举仆今昔之恨,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
(选自吴定《紫石泉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鲍觉生:安徽歙人。初师从吴定,后师姚鼐。②颜、曾:颜指颜回,曾指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③杨、游:杨指杨时,游指游酢,都是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学生。④歙:地名,在今安徽省。⑤鲁、邹、洛、闽:孔子是鲁国人,以“鲁”代指孔子;孟子是邹国人,以“邹”代指孟子;程颐、程颢是洛阳人,以“洛”代指二程;朱熹长期在福建做官和讲学,以“闽”代指朱熹。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省仆动静安否 省:问候
B.以文藻风流相尚 尚:推崇
C.幼志不可遂矣 遂:实现
D.而所可者止此 可:适宜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追陪颜、曾之伦,执经杏坛(2)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B、(1)叩以圣贤之道 (2) 木欣欣以向荣
C、(1)退而告诸父兄 (2)吾尝跂而望矣
D、(1) 向者仆方稚昧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
11.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作者的“今昔之恨”的一组是(3分)
①慨然愿游春秋之世 ②讲道劝学之风,海内衰歇者数十年矣
③仆之智不逮中人 ④来游者 ,类溺没于科举旧习
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 ⑥遇歧途,孰能指我哉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年幼时既渴求成为孔子的门徒,又渴求成为程颐、程颢的门徒,虽然这两种愿望因时代相隔而不能实现,但反映出了作者对“道”的追求。
B.作者认为考据辞章之学虽然不是自己急着要学的学问,但对自己求“道”帮助非常大,于是集中精力努力学习考据辞章之学,或拜师,或求友。
C.作者年轻时以继承孔孟、二程与朱熹的学说为自己的职责,但苦于独学而无友,如同深居于暗室,没有人引导,于是穷尽一生只能“画地以终”。
D.在这封写给门生的信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从幼年到老年的求学经历,抒发了自己苦心钻研经典过程中“独学”的感慨,没有空洞的说教,真挚感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乌知今世不有道德渊纯之士,聚群讲学,可扶翼我者? (3分)
(2)同志相导之助,莫盛于此时矣。(2分)
(3)此所以中夜伏枕太息,而深以不克成其幼稚之志自悲也。(3分)

参考答案
9.D(“可”应解释为“赞许”“认为可以”。)
10.A
11.B(作者的“今昔之恨”是指没有志同道合的学友,自己陷于“独学”之中的遗憾。①说的是作者小时候的愿望,③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说自己才智一般;⑤说的是作者毕生的追求,直到晚年还想获得成功。)
12.B(“帮助非常大”“集中精力”错,文中是说“抑亦可备斯道什一之资,宜以余力讲明其术也”。)
13.(8分)
(1)然而又怎么知道当今社会没有道德深厚纯正的人,聚众讲学、可以扶助我的人呢? (“乌”译为“怎么”、“扶翼”同义连用,译为“帮助”。)
(2)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引导帮助,没有比这一时期更多的了。(“同志”、介词结构后置句各1分)
(3)这就是我半夜伏枕叹息,深深感到不能实现幼年时的志向而悲伤的原因啊。(“所以、克”各1分,句意通1分。)

【参考译文】
刚刚接到来信,问候我起居好否,情意深重,言辞温厚,更增添了我对远方的你的思念。自从你北行,我闲居寡言,感叹身边更加缺少通达敏捷的、可与他深谈文章的人才,因此内心常闷闷不乐,其他不值得挂念。
我八岁入私塾,诵读“四书”“六经”,常发感慨,希望能游历春秋时代,追随、陪同颜回、曾参这些人,手捧经书在杏坛听孔子讲学,见到圣人的道德光辉;又想游历南北宋时代,与杨时、游酢等人一道,站在程颐、程颢和朱熹讲学的课堂,饱听他们的教诲;虽想到这两种愿望不可能实现,然而又哪里料到当今社会没有道德深厚纯正的人,没有可以聚众讲学、可以扶持帮助我的人呢?
到年纪稍大了一些,我出门与乡里读书的人交往,见他们所向往的,不过是科举考试的学问,众人一心,传习成风。若用圣贤的主张学说问他们,他们都感到奇怪甚至认为你狂痴而嘲笑你。(我)回家将这种情况告诉父兄,才知道讲道劝学的风气,在国内衰落而趋于终止已经几十年了。于是内心悲伤,叹息从前的志向不能实现了。
进入壮年,到过东越吴楚这些地方,交游不断广阔深远。见有的人爱好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以及宗庙乐器、车驾、仪仗等,擅长考据订正;有的人钦慕秦汉以来的诗歌古文,以文章超逸佳妙相推崇,我内心喜悦而且羡慕,认为考据辞章虽不是我急着要学的,然而也可以从这方面得到十分之一的帮助,应当用多余的力量通晓这种学问。于是或者从师请教,或者交友互学。大概从小时候到现在,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引导帮助没有比这一时期更多的了。
我如今已年满五十,脚不出乡里,而四方一群杰出的老朋友,曾经在歙县借用馆舍的人,有的离散,有的死亡,不可能再聚合,已没什么能够安慰我的心的了。希望得到一两个年轻的俊杰,与其相互勉励,一同成长;可是来交往的人,大多沉溺在科举考试的旧习中,不能为此伸展志向,拓展才能。即使是考据订正、辞章这类并非根本的学问,也很少有人能给我帮助,何况其他方面呢?唉!幼年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了,就是壮年时师长学友之间相互切磋的快乐,也渺远不可恢复了,更严重的是年纪大了,而追求道的路途更加孤单了。
君子有志于道,能汇聚众人的聪明才智,依靠大家相互引导扶助,即使只有中等才能也能赶得上并且有余,竭尽自己微小的智慧才能,曲折不顺地与道相随,即使是豪杰也有所不足。我的智慧比不上普通人,叉偏偏离开了众人,有志于学道,如同深居于暗室,没有人引导,却想要积跬步而到达千里,我知道我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学问而终了一生了。从前我幼稚愚昧,没有考虑自己德行浅薄,才智平庸,奋勇地以继承孔孟、二程与朱熹的学说为自己的职责,这种志向难道小吗?如今我已五十岁了,值得赞许的只有这点。想要尽自己的才智,在晚年求得成功,可是独学而无友的痛苦,反而超过从前。碰上疑难问题,谁能指点我呢?这就是我半夜伏枕叹息,深深感到不能实现幼年时的志向而悲伤的原因啊。
你年轻而有才干,在我的门生中是最为志向专一、追求学问的人,因为来信说想念我的殷勤恳切,因此决心举出我这一生的遗憾,将这种情况全部告诉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63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元史・伯颜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186
  • 柳宗元驳《复仇议》阅读答案及翻译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六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刘向《苏秦之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秦之楚 原文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陈献章《道学传序》

    译文: 自汉朝以来,有文字记录的著作繁多,累积几百上千年,达到汗牛充栋的地步,还没有停止。许文正对人说:“还必须再来一次焚书。”“焚书”这是残暴秦王的行为,文正不忌讳谈它,实际上说…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6
  • 司马穰苴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司马穰苴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