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的复习要点

初中课外文言文的复习要点

  1.考查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具体要求:

  (1)了解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常识,为阅读和理解古诗文打下基础,进而不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理解文言课文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篇目,并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正确阅读和翻译文言课文及课外浅易文言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4)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2.考查重点:

  (1)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通假字、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2)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文段中筛选并提取所要回答的.内容。

  (3)能分析概括文段的要点和中心。

  (4)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试题特点

  1.常见题型(1)选择题;(2)填空题;(3)概括题;(4)简答题。

  2.命题特点(1)选择题,多用于考查对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理解、辨析。考查的容量较大,难度较低。(2)填空题,一是从文段中筛选出合乎题目要求的词语或句子填空,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3)概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求能准确把握内容要点,又要求能作概括表述。(4)简答题,着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涉及的范围较广,难度相对较高。

  难点解析

  学习古代诗词,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领会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词一般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为读者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塑造的鲜明开阔的竟境,给人以美的陶冶。2.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古代诗词都讲究节奏、韵律,以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感,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味这些诗词的音乐美。二、学习文言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文言课文,重在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2.要能正确翻译文言课文的句、段、篇,翻译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努力做到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

  (3)注意翻译方法,概括起来五个字:对、留、补、调、删、替。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留,即凡属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和朝代等专用名词,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补,即补出原文的省略部分;调,即根据文言句式的特点,适当合理调整词序;删,有些虚词只起语法作用,并无实义,可删去;替,古今意义。文言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词。

  3.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解释,去读音,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正字的今义去理解和读音。

  4.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注意以下规律:

  (1)词义的扩大。如扛、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泛指较大的河流。现代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更广泛;

  (2)词义的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代一般仅指金子;

  (3)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祖用的牲畜,现代指为正义的事业而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目光浅短,并非贬义。今义则指品行恶劣,十足的贬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的词。

  5.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我们在阅读文言课文时,必须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定词的释义,重点在理解和运用上。

  6.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了解并掌握这些句式,有利于透彻理解文意。主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都未作要求,我们在复习中适当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增强阅读能力和拓宽解题思路,有利于今后的继续学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1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浣溪沙·舟泊东流

    朝代:清代 作者:薛时雨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夕阳芳草满汀洲。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兰桡扶梦驻东流。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5
  • 张明弼《避风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避风岩记 [明]张明弼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 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25
  • 《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6
  •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推开而提上了教学的议事日程,语文课也不例外。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认识不同,做法各异:有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2
  • 学弈的文言文翻译

    学弈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学弈》原文翻译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1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翻译及赏析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