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作者:张仲景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注释

  翻译

  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汗法使用的一般原则。

  大凡发汗,最好须让病人手足及全身都有汗,并当微微汗出,维持2个小时左右。不能让病人像流水一样大汗淋漓。如果服药后病不解除的,应当再发汗。如果汗出太多,势必伤阳,阳虚病人虽有表邪,也不能再发汗。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服完一剂药。

  凡是论中说可以发汗的.,如果没有汤剂的,丸散剂也可以使用。无论汤剂或丸散剂,总以汗出病解为目的,但是丸散剂不如汤剂随证加减效果好。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说只有大便硬结。如果使用泻下法,就是严重的治疗错误。这是因为脉浮主表,大便硬为实,证属表里同病,应当用发汗解表,汗出邪散则里自和。

  脉象浮而紧,脉浮为外感风邪,脉紧为外感寒邪,感受风邪则损伤卫气,感受寒邪则损伤营阴。风寒之邪同时感受,则营卫都发生病变,所以有骨节疼痛、身痛等证,可用发汗解表法治疗,宜用麻黄汤。

  练习和答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2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吕氏春秋文言文阅读

    吕氏春秋文言文阅读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在。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清明日对酒

    朝代:宋代 作者:高翥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949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6
  • 欧阳修《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阅读答案及翻译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欧阳修 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赵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试崇政殿,授河北队将,戍燕。高宗以大元帅开府,檄统先锋援京师。 建炎元年,从张俊讨任城寇李昱,俊轻骑先行,遇伏,密奔射毙数人,乃脱。擢阁门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7
  • 古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古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