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注释

  1.著:《礼记·大传》:“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乐记》:“著不息者,天也。”《礼记·大学》:“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著。”《小尔雅》:“著,明也。”《韩非子·功名》:“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谷梁传·僖公六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这里用为显著、显明之意。

  2.习:《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翻译

  孟子说:“行为着却不显明,调节了而没有察觉,终身都按着这个去做而不知道这个道路,有很多人啊。”

  读解

  这个意思是说,人人其实都有爱心,但很多人却不显明出自己的爱心,这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一个意思,但为什么很多人不显明出自己的’爱心呢?人是跟着环境变的,环境变,人亦变,为什么会变呢?这就是,人,都在调节着自己以适应环境,没有谁能凭着自己的意志去改变环境。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调节了自己而没有察觉呢?爱人,不论是爱父母、爱妻子儿女,还是爱兄弟姐妹,还是爱朋友,都是爱。所以爱的这个道路人人都在走,但却不知道这个道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人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会用语言表达,亦不会用行为表达。比如某个人内心很爱一个人,但说出来的话粗鲁,行为方式亦粗鲁,结果适得其反,被人误解,爱心变成了仇恨。这种情形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所以孟子在这里说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彰显自己的爱心,能察觉自己的调节,能知道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而用最佳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2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聊斋志异·雷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雷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沈括的《正午牡丹》原文及译文赏析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54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要诀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要诀   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是课本,不是做题   因为有些地方中考不使用课内文言文材料命题,所以有不少同学大量做一些文言文题目来复习。或者觉得课内文言文已经“熟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9
  •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作者及全诗赏析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陆游)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47
  • 《劝学》原文及译文

    《劝学》原文及译文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下面小编整理了《劝学》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1
  •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这两句是说,没有知心朋友和我在一起,心里就得不到宽慰。语言朴素,格调悲凉,足见与故人情深谊长。 出自孟云卿《伤怀赠故人》 稍稍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