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

  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

  ⑥不韵:不雅。

  1.欧阳公:指欧阳修。

  2.谓:说。

  3.尝:曾经

  4.虽:即使

  【试题】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⑵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⒊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⒉⑴ ① 像 ② 这

  ⑵ 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

  ⒊要点:开阔的胸怀。

  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

  (淄博市200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

  译文一:

  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 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颂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 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送更多,经常凭借(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熟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不雅。

  【译文二】

  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每当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一天欧阳修与儿子欧阳棐谈论文章,说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道:“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这时候,朝廷即使曾经禁止,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但是禁得越严密,流传的诗文越多,人们经常凭借收集到的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诵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韵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7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郑人买履的阅读答案

    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8
  •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乃”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乃”   【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翻译赏析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译文]  春风也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条,不使它变青。   [出典]  李白  《劳劳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文言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文言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春望》原文赏析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9
  •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