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1)从题材上来看,这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是以意象 来表情达意的。(2分)
(2)请将要分析这两首诗各自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6分)
 答案:王昌龄的诗以直接抒情为主,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写出了“别情”“边愁”的深重;末句以景结情,融情入景,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李攀龙的诗间接抒情,融情于叙,诗人用征人马上看月的情景表达出将士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大丈夫上战场万死不辞的信念和决心。

赏析
王诗意: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塞上曲送元美》是作者送友人王世贞(字元美)赴边塞之作。诗韵铿锵,气势雄强,颇得唐人边塞诗之遗响。诗中虽未明言元美此行的具体任务,但透过诗句传达的气氛,足令人感受到他肩负的重大使命。
诗大意: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79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文姬《沙上鹭》阅读答案

    沙上鹭 南朝-宋·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 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注】张文姬,是南朝宋鲍照的妻子。 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 木兰诗相关的古今异义

    木兰诗相关的古今异义   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7
  • 朱熹、张嵲《墨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墨梅①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体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墨梅  [宋]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7
  • 袁枚《马嵬》阅读答案解析及全诗翻译赏析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 木兰诗的主要内容简介

    木兰诗的主要内容简介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开头两段,写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阅读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 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①。 添衣策马寻亭堠②,愁抱惟宜酒③。菰蒲睡鸭占陂塘④,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注释] ①篷:船帆,此…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