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望远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望远行
李璟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 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3分)
(2)“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点明季节,用花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3分)
(2)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

二: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3分)
(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4分)
(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3分,每点1分)
(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4分,画面描述2分,各1分;点出手法,1分;情感,1分;暗示更替,1分;后三点答出任两点即可)
(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

【自评】
    此闺怨词也。上阕言思妇之处境。以白昼庭院之乐景反衬深闺之孤寂忧愁。“碧砌”一句点明季节,春花、秋花皆可通。与“秣陵砧”照应,余以为秋花最妥,盖砧声多现于秋季。“余寒”二句言其彻夜不眠,心如死灰也。下阕言思妇之心境。“辽阳”二句,承“梦难成”三字,言其不寐之因。一辽阳,一秣陵,虽相距千里,但阻不断情人遥思。两个意象,一虚一实,精巧别致,情婉动人。二人虽不得见,但以明月寄相思,砧声传牵挂。结句直抒其之忧虑,岁月奄忽,美人迟暮,良人宜早归。一“惊”字传神,含义丰富。整首小令层次分明,情真意切,手法多变,令人赞叹。

【译文】
    台阶旁秋花明媚多姿,格外醒目。可惜那两扇红漆门却终日常闭,独居的女子不曾露面赏花。漫长的夜晚来临,闺房中残余之寒气萦绕不去,那女子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炉香已冷却,只有那袅袅上升的青烟独自游荡。

戍守辽阳的征人或许正望月,却不知此时远在千里的秣陵月下,一位女子卧听砧声,声声入耳,捣碎寸寸柔肠。秋风吹不尽的砧声,不曾带来远人一点音息,反催人相思无穷。不觉东方既白,金黄的日光照映在窗下。那女子蓦地从回忆中惊醒:韶光易逝,良人啊,你可知,你归来之日,我秀发已斑白如霜,青春不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0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青玉案·宿乌龙江① 纳兰性德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8
  • 秦可卿死前入谁之梦托后事?

    秦可卿死前入谁之梦托后事? A、王熙凤 B、林黛玉 C、薛宝钗 D、李纨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3
  • 杜甫《月圆》阅读答案及解析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0
  • 沈绍姬《寄家人》阅读答案附赏析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①沈绍姬:生卒年不…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3
  • 古诗歌鉴赏突破五种方法及练习

    古诗词鉴赏突破五法 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2
  • 宋祁《凉蟾》阅读答案

    凉蟾  宋祁 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 鹊鸦依空墙,蠨蛸②已在户。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 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 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 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