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宿浚仪公湖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宿浚仪公湖亭
杨载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1)从写景状物的角度赏析前两句。
(2)本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首句从飞鸟着笔,不仅说明了飞鸟的数目,而且刻画了飞鸟那种不慌不忙、优悠闲散的飞翔情态。次句进一步描写飞鸟。“斜去”二字准确地刻画了白鸟那轻盈优美的飞翔姿势。(意对即可)
(2)本诗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遣浓云散”写出了“浓云”好像非常依恋浚仪公湖亭一带的湖光山色;“犹向”“拥”又把这云团写成了具有灵性的活物,颇有情致。(意对即可)

二:
(1)诗歌的一、二两句是如何描写“白鸟飞”的?表现了白鸟飞翔的什么特点?
答:第一句用叠词,一方面表现了飞鸟的数量,另一方面刻画了飞鸟不慌不忙、悠闲自在的飞翔情态;第二句用“背人”表现飞鸟的顽皮、可爱,用“斜去”刻画飞鸟轻盈、优美的飞翔姿态。
(2)“犹向山前拥翠微”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了拟人(比拟)的手法。这句诗把“浓云”写成了具有灵性的活物,它从湖水上慢慢扩展开去,涌向群山,使山峦显得更加葱茏。“犹”,“仍然、还”的意思,写出了“浓云”温柔多情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
(1) 诗中的“斜”与“拥”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在抒发情感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斜”写出了鸟儿欢快的身姿,“拥”写出了云雾围绕青山的神韵。
(2)借景抒情。本诗通过描绘雨后山间水滨清新秀美的图景,表现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怡然自乐的心情。

作者: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赏析】
  诗人以清新隽永的笔调,描绘出雨后山间水滨的美妙图景。澄澈的天际,三三两两的白鹭展开翅膀自由翱翔,飞向水边渔矶;雨后浓云收起雨幕,纷纷飘向山间,聚集在青葱的山峦周围。境界扩大而富于生动的细节。“斜”字逼现鸟儿欢快的身姿,“拥”字则提点出青山云雾的神韵。从这幅图景中,我们仿佛可以体味到诗人宽广的胸襟、恬淡的心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2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经》诗词赏析

    《诗经》诗词赏析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適,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7
  • 古诗歌中常用的草木类意象解析

    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5
  • 诗歌鉴赏模拟试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8
  •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nb…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5
  • 在《水浒传》中孙二娘的绰号是()。

    在《水浒传》中孙二娘的绰号是()。 A.母夜叉(正确答案) B.一丈青 C.一丈红 D.母大虫

    题库 2022年9月8日
    74
  •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木兰诗中的多音字辨析:   1、帖:   (tiě)军帖   (tiē)帖花   2、著:   (zhuó)著我旧时裳   (zhù)著作   3、骑: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