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长相思·秋风清》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相思
【清】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 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注】
①槛:栏杆。
②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③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1)有人评价这首词开篇三句“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秋风清”既是白描也是曲笔,期中蕴藉着一片相思之情。“秋月明”蕴涵着相思离愁;秋风声是扰人梦寐的凄凉秋声,引发人的思归。开篇三句,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将乡思之情曲折传出,含蓄蕴藉。
(2)①视听结合,蛩鸣写忧愁塞雁写离愁;②象征,一一行行南飞的秋雁象征旅客思乡的心态;③反衬,南飞的秋雁与不得归乡的旅客作鲜明的对比,更显出其悲哀。(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酌情给分)

赏析
《长相思·秋风清》,明代李攀龙所著,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下片,户外近景,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这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思乡的词人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更增添了思乡的愁绪,于是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下片,写户外近处的景物。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两句见出环境的凄凉、冷寂,正应词人孤独的思乡心理。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触动了他的乡情,使他这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拓宽了词作的意象空间,加上烘托、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游子思乡的主题逐渐深入,水到渠成,引出尾句,以“偏伤旅客情”重笔直陈作结。
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83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昌龄《送魏二》李颀《送魏万之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0
  • 古代诗歌意象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8
  • 苏轼《减字木兰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注]颠倒:心神恍…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1
  • 木兰诗情节详略

    木兰诗情节详略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 孙坚的头巾被华雄部所获用长竿挑出进行羞辱,孙坚的头巾是什么颜色的?

    孙坚的头巾被华雄部所获用长竿挑出进行羞辱,孙坚的头巾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 B.绿色 C.黄色 D.红色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1
  • 新诗《诗经.关雎》

    新诗《诗经.关雎》   河洲的关雎鸟脆脆地鸣叫   绽放成河上一朵朵纯情的浪花   这被风吹拂着欢欢跃跃的苇草的河洲   把我一世的缘分和一个窈窕女子纠结在一起了   尽管,河洲沙…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