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咬文嚼字学好语文文言文的案例方法

初中新生咬文嚼字学好语文文言文的案例方法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主要保存在浩如烟海的古书里,我们要继承这份遗产,做到古为今用,就必须先读懂古文。读懂一些简单的文言文,要读懂文言文中牵涉的多种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是语言问题,只有懂得了文言文的语言,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释才可能是正确无误的。对于初学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打基础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总结了两种方法。

  一、咬文嚼字法

  咬文嚼字,就是仔细地读,研读每一个字词,句子,进行透彻地理解。咬文嚼字是一件严肃而重要的工作。一般地说,要抓好以下两点。

  (一)解释字义、词义、串讲句义。

  宋代学者程颢说: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意不晓而见意者也。文义即文字和文句的含义,这是浅层表面的东西。要弄清文义,当先排除词语障碍,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事情。特别是有些词语和句子初看仿佛好懂,但真正理解起来却又会似是而非,一切不能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尤共对初中生来说,必要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如二册教材一十六课《狼》中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各自译为:少时:一会儿。径:在,前:前面。此句的含义就为:一会儿,其中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诗人臧克家几十年如一日攻读《古文观止》。他说:我读古人书沈圈密点,旁注,十分认真,一字一句也不放过,以求吃尽书中味。作家孙梨,一部《聊斋志异》读了十五年,仅复吟诵,精心阅读,细心揣摩,无不得其领,达到学以致用。可咬文嚼字的重要与必要。

  (二)突破个别文字障碍

  所谓擒贼先擒王,攻克了句中的老大难字词,整个句子也就容易理解了,在读前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结合课文下注释试着说出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说不通的地方,用问号做标记,以备质嶷,初中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首先攻破句子中难于理解的字词。

  二、朗读吟诵法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学习文言文也离不了诵读的方法

  诵读分吟读和朗读两种。前者是声音较轻有节秦地读,后者也称朗读,是放开声音去诵读。我国的优秀古典名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其有很强的音乐性,适合于吟读。诵读有利于思索,诵读的时候必须做到以下准备:

  (1)要做到口眼并用,心到口到。

  诵读是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言,因而是诵读时要精力集中,不能分心,要做到声入心随,嘴也念,耳朵听,心中想,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容,意境。进入一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境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领略到景色的美好,而且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而且注重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按层次,由易到难诵读课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

  (一)是读得准确、清楚所谓正确、合理是指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达到这个朗读最基础的层次,关键在于平时随口练习。

  (二)是读得流畅所谓流畅,一是指语句流利,二是指音韵铿锵,如《桃花源记》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可读出对衬感来,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三)是读得有感情这个较高的朗读层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达成。诵读,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既要广读,又要精读,正如苏东坡所说:三分诗七分读。诵读得好,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在学会以上两法,养成习惯后,可让学生自学疏通文意,养成分类整理习惯,把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整理下来,积少成多。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就会让这些难懂的静止的文言文活动起来,达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中去,为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0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外集・卷六

           【顺宗实录卷一】   (起藩邸,尽贞元二十一年二月。)   (方本不载《实录》,云:诸本《顺宗实录》,皆以附《外集》。然李汉《…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6
  • 《殷其雷》译文赏析及鉴赏

      《殷其雷》   先秦:佚名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3
  •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导语: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传曰:…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7
  • 《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   不会翻译,如何拯救你的文言文得分率?下面是《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96
  • 写河南洛阳的诗词大全

    洛阳是我国六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之一。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此建都。唐朝和北宋等朝代,…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6
  •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阅读答案及翻译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