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12法则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12法则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例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如:

  例2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如:

  例4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如:

  例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如:

  例6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

  7、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如:

  例7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例8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如:

  例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如:

  例10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如:

  例11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如:

  例12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简,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如:

  例13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再如《过秦论》开头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翻译的操作程序和做法可用口诀归纳如下:

  文言翻译,遵其顺序。诵读全文,浏览大体。

  句不离段,词不脱句。难解句子,斟酌损益。

  详审语境,探究语气。省略词语,适当补齐。

  遇有倒装,调整语序。官名人名,不必翻译。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随文解意。

  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特征断句。

  对照原文,力求直译。委婉修辞,酌情意译。

  字词句篇,贯通一气。翻译完毕,复查仔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5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戴钧衡南山集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南山集》目录序   (清)戴钧衡   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书史之秘,穷天下山水之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9
  • 唐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白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93
  • 《游褒禅山记》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30
  • 柳梢青 孙承宗

            铁马嘶云,金戈挥日,人在芳皋。阅尽空华,英雄著眼,恨满绨袍。  漫猜蜃海楼高,且听个…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3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文言文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文言文   起阏逢执徐六月,尽强圉协洽三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   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   六月,壬辰,东川留后高仁厚奏郑君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6
  • 易传归妹文言文

    易传归妹文言文   作者:佚名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译文   归妹,是存在于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