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 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二)指出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燕王拜送于庭

  5.秦王还柱而走

  6.卒起不意

  7.日以尽矣

  8.图穷而匕首见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8.北蛮夷之鄙人

  9.图穷而匕首见

  10.秦王还柱而走

  11.诸郎中执兵

  12.左右既前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进兵北略地

  2.秦兵旦暮渡易水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樊龄期乃前曰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6.其人居远未来

  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8.皆白衣冠以送之

  9.发尽上冠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2.(秦王)乃朝服

  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4.群臣怪之

  15.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16.非有诏不得上

  17.箕踞以骂曰

  18.乃欲以生劫之

  (五)一词多义:

  1、实词

  兵

  ①不得持尺兵

  ②不及召下兵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

  穷

  ①图穷而匕首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陈

  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②恐惧不敢自陈

  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乃遂私见樊於期

  还

  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②秦王还柱而走

  ③计日以还 ——《黄生借书说》

  ④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周亚夫军细柳营》

  振

  ①诚振怖大王之威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过秦论》

  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④迁我如振落叶

  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过秦论》

  奉

  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②轲既取图奉之

  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

  ④顾恋慈母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亲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图

  ①乃骇而图之

  ②图穷匕首见

  ③不图子自归

  被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

  ③被明月兮佩宝璐 ——《离骚》

  请

  ①乃请荆卿曰

  ②请辞决矣

  ③乃置酒请之

  ④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信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 ——《论语》

  ③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⑤信可乐也

  ⑥低眉信手续续弹 ——《琵琶行》

  ⑦欲信大义于天下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遇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

  辞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

  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遗

  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石钟山记》

  ④使人遗赵王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

  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赤壁之战》

  ⑥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卒

  ①鲁肃闻刘表卒 ——《赤壁之战》

  ②卒成帝业 ——《出师表》

  ③卒起不意

  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轲自知事不就

  2、虚词

  岂

  ①将军岂有意乎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③岂可得哉

  以

  ①何以言之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日以尽矣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

  ⑦以次进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

  乃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④乃今得闻教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

  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

  ③为之奈何

  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

  ⑤顷之未发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六)指出句式特征

  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⑵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⑶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⑷常痛于骨髓

  ⑸燕王拜送于庭

  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⑻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⑼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⑽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⑾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七)、固定句式积累

  (1)将奈何

  (“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2)岂可得哉

  (“岂……哉”,表反问,“怎么……呢”)

  (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7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雝原文翻译

      《诗经:雝》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8
  • 小桃红

    山林钟鼎未谋身[一],不觉生秋鬓[二]。汉水秦关古今恨[三],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四]。渔樵近邻,田园随分[五]。甘作武陵人。 注释[一]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不仕;钟鼎,指富…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85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注音视频版)鉴赏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 小学必背古诗70首视频鉴赏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7
  • 古风昔我游齐都翻译赏析

      《古风·昔我游齐都》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75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509
  •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尚书户部郎中、直龙图阁范公贯之之奏议,凡若干篇,其子世京集为十卷,而属予序之。 盖自至和已后十余年间,公常以言事任职。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