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文言文讲授六步法

  如何使学生对文言文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六步法”,即一看、二听、三找、四讲、五读、六总。

  一看。

  遇到一篇新文章,先组织学生自看。篇幅短的可通读全文,篇幅长的则要分段阅读,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这一步骤姑且称为“粗读”。例如高一语文第一册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对高中生来讲这篇课文篇幅不长难度不大,我们安排10分钟给学生“粗读”。

  二听。

  让学生在“粗读”的基础上,认真聆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留意生词的读音,并且对重点实词、虚词做到心中有数。

  三找。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找”的过程也就是“动脑筋”的过程。“找”即学生“听”后找出需掌握的生词及重点并提出疑问。这可称为“精读”。让学生“找”,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比老师开门见山点出来效果更好。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我们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找出本文生字,他在黑板上写出“yì@①(yì)丽、朝(zhāo)服、窥(kuī)、孰(shú)、谏(jiàn)、谤(bàng)、期(jī)年”等词。另一学生补充指出,“朝”在本文有两个读音,在“朝服”中念(zhāo),在“皆朝于齐”中念(cháo)。然后,启发学生找出本文重点,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逐渐统一认识,列出“服、美、私”这几个词有活用现象。又有同学指出本文“于”用法各异,有“对、向”义,有“比”义,还有“在”义。我们又鼓励学生提问。一学生提出“孰视之”中“孰”,不知作何解释。在“找”这一过程可以引进竞争意识,看谁找得快、找得准。同学受到老师表扬后学习兴趣更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讲。

  老师讲解同学在“找”中出现的`疑点,并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些书本下面注释有的,要提醒学生作记号;没有的则要督促他们做笔记。这一环节,可进行个别提问,也可集体提问,还可交叉进行,相辅相成。例如上面提及的“孰视之”中“孰”作何解,可以提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一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学生立刻回忆起此处“孰”是通假字,通“熟”、仔细,这样,“孰视之”中“孰”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读。

  完成了上述四个步骤后,应让学生分段分节朗读,这有助于课文的完整性与连贯性。“读”时,应遵循古人“必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六总。

  最后一个步骤后,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总结。通常语文老师都是不辞劳苦地“滔滔不绝”,成绩好的学生自不必说;对差的学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言,则多半是对牛弹琴。我们认为可以让学生总结。让他们积极思考,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学生踊跃参与,既锻炼了分析归纳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又一次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可谓“一箭三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5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攽《雨后池上》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刘攽《雨后池上》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1   《雨后池上》   宋代: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雨后池上》译文   骤雨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小学文言文《嫦娥奔月》原文

      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仙药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文言文《嫦娥奔月》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 “短雨残云无意绪 寂寞朝朝暮暮”全词翻译赏析

    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出自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21
  •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祖愉,晋车骑将军。父誾,散骑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于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3
  •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1)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1)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练习题的内容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练习题的内容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练习题   《核舟记》加点字解释卷A卷   1.其两膝相比者( )( )   2.通计一舟,为人五( )( )   3.盖简桃核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