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汉江临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汉江临眺
(唐朝)王维
楚塞三汀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5、“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色,请就“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作品析。
6、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请找出表现动感的词语并赏析。

答案:
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4、开朗、乐观。
5、这两句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江水流汹涌向天地之外奔腾而去,远山在水气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6、“浮”“动”两词写出了动态,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却给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气势。

7.   对这首诗的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在汉江上向远方望。  B。在汉江上临时眺望。
C.在高处临时眺望汉江。D。登上高处眺望汉江。

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横卧楚塞而“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出汉江水势之大,江水漫出天地外,把青山都淹没了。
C.“郡邑浮前浦,波浪动远空。”诗人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
D.“襄阳好风光,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翁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
汉江临眺即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0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阅读答案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①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释]①嚬,也作“…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7
  • 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阅读答案

    六年秋重题白莲 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 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1.下列对本诗的理…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0
  •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4
  •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及试题解析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景、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4
  • 张祜《观魏博何相公猎》阅读答案附赏析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 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 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 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 一雁落寒空。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7
  •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